字體大小:

健康KABINAI─情深皮淺 汗斑(花斑癬)

汗斑,又稱花斑癬;是自然界中的黴菌在皮膚上繁殖所造成的疾病。
由於黴菌喜歡生長在高溫潮濕的環境,常常流汗的部位,皮膚的皺褶處
,都是它們喜歡生長的部位。黴菌的感染也因為生長在各處不同的部位
而有不同的名稱。

汗斑(又稱變色糠疹)是皮屑芽胞菌(Pityrosporum)在皮膚最普遍的
感染,特徵是有鱗屑的、淺色或深色的、不規則的小斑長在軀幹及近端
的肢體。
汗斑的原因是因為一種Malassezia furfur黴菌(以下簡稱
M. furfur),這種黴菌也會造成一種丘疹膿泡狀(papulopustular,
papule and pustule)的毛囊炎看起來會很像瀰漫性的念珠菌感染,
而且這種毛囊炎被認為是對於靜脈注射供給營養,尤其是補充脂肪的治
療的病人是一個引起黴菌性敗血症的原因。另外這種黴菌也會對脂漏性
皮膚炎有一定的影響。

M. furfur在汗斑處及正常的皮膚上都可培養出來,而且被認為是皮膚
的正常菌群,尤其是在皮脂比較豐富的部位。M. furfur是一種雙形性
(菌絲狀、酵母菌狀)、嗜脂性的生物,在體外的培養皿培養時一定
要加12個碳及14個碳的脂肪酸,當適當的環境中,它會由腐生植物的
酵母菌(saprophytic yeast)轉變成與臨床疾病有關的寄生般的菌絲
(parasitic mycelia),影響的原因包括潮濕溫熱的環境、遺傳、內
源性或外源性的Cushing氏症、免疫抑制、或是營養極差的狀態。
Malassezia有兩個種(species):M. furfur與M. pachydermatis,
前者絕對需要脂肪酸,後者可以不用。

在真正的感覺中,汗斑是一個伺機性的感染,雖然在抗體或補體(免疫
反應所需物)都找不到有所缺乏。實驗上,將菌種封在皮膚內就可能造
成感染,所以濕度、溫度及二氧化碳的增加都可能是重要的因素造成皮
膚容易感染。當悶住的部位打開之後,它就自然會痊癒了。

☆M. furfur的感染會有三種形式:
 (1)丘疹鱗屑狀(2)毛囊炎(3)反轉性汗斑。

常見的部位在身體,例如胸、背、腹、近側四肢,較少見在臉、頭皮、
生殖器部位。最常見的鱗屑被形容為dustlike(像灰塵)或是
furfuraceous(鱗屑狀),用刀片輕刮皮膚就會有。病灶的顏色從全白
到紅棕色,病人的抱怨是在日曬處會有一塊塊無法曬黑的區域,搔癢輕
微或沒有。其酵母菌因會過濾日光,而且干擾正常的曬黑反應,而且它
的代謝物會因為抑制酪胺酸酉每而使皮膚脫色。

在皮屑芽胞菌的毛囊炎中,病灶典型出現在背、胸、有時在四肢。搔癢
會比汗斑嚴重。原發性的病灶是毛孔旁紅色的小丘疹或是小膿泡,而只
有用氫氧化鉀溶液檢驗才能將其與細菌性毛囊炎區別。糖尿病及之前有
用類固醇或是抗生素(大量)治療的病人會比較容易罹患這種病。

反轉性的汗斑(inverse tinea versicolor)意指臨床病灶主要出現在
彎屈的部位而會與脂漏性皮膚炎、乾癬、念珠菌病、癬病等混淆。

所有的皮膚病灶在兩性的出現率都是一樣的,而且在溫暖的氣候容易復
發。較大的青少年及成人早期較容易感染。小孩子或是老人如果被感染
,通常是因為皮膚長期的悶熱潮溼或是有免疫抑制的現象。


幾乎沒有什麼抗體或是補體缺乏的數據,不過有人發現M. furfur會誘
發IgA,IgG及IgM(這些都是免疫球蛋白)而且會激發補體反應
另外在慢性的汗斑病人其淋巴激素(lymphokine)的製造會有缺陷,
但是目前免疫的因子在汗斑的角色仍然不明。

在門診的時候就可以用10%的氫氧化鉀來處理一些刮下來的樣本,相同
的,透明膠帶也可以用來黏皮膚的鱗屑,固定在載玻片上,然後用甲基
藍將黴菌染色。在顯微鏡下,可見到串串葡萄狀的酵母菌及短棒狀、有
分隔的菌絲。並不一定要做培養才能鑑別,因為酵母菌及菌絲會形成義
大利麵及肉球狀(spaghetti and meatball)。另外用伍氏燈檢查受到
黴菌感染的皮膚會有黃色螢光產生。

在汗斑中,病原菌是長在角質層,它們也可以用蘇木素染出來。而用
PAS染色可以確定診斷。通常不會侵犯到真皮。但在皮屑芽胞菌性毛囊
炎,黴菌會出現在變寬的毛囊開口混合有角質。毛囊壁有可能會破掉,
而造成一個混合發炎細胞與異物巨細胞的反應,黴菌有時候可以在毛囊
周圍的真皮找到。

☆治療

有許多局部塗擦的藥物可以治療汗斑。最常用的是一種含硒的洗頭水,
一般是塗在感染的部位、留置十至十五分鐘後再洗掉。每天重複持續兩
週。可以每個月使用一次或兩次本藥以預防復發。另外,所有的azole
類的抗黴菌藥都可有效治療汗斑。這些藥在醫院的皮膚科或是皮膚科診
所都可取得。

☆病程及預後

汗斑是很容易復發的,預防的方法,就像之前所述,注重個人衛生可以
降低再發率。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皮膚科 簡威臣醫師
本文作者:簡威臣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