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輸送養分的主要管道,不容疏忽的新生兒臍炎!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事實上,根據解剖生理學的研究,「臍帶」的最主要及唯一的功能是做
為母體輸送養分給胎兒的主要管道,而臍帶在新生兒期就已被剪掉或自
行脫落,不會出現在成年人身上;此時已無血液流通,而絕大部份的臍
帶血管在近滿月前後已完全閉塞,此外,在臍帶血管完全閉塞之前,肚
臍是一個較易受到細菌侵入的部位。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在臨床上
約有將近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新生兒敗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亦是經由臍
帶而得到感染,然後再侵入血液並衍生敗血症。


在臨床上,引起「臍炎」最常見的原因是表皮消毒不完全,其主要致病
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以及「溶血性鏈球菌」。

「臍炎」最初的症狀是臍帶脫落後傷口癒合不易,經常有粘液甚至膿液
滲出;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臍炎,常常呈現黃色粘稠膿液,同時罹患兒
還伴隨有食慾不振甚至壓食及拒奶、全身虛弱、面色蒼白以及體重不增
加等病症,而體溫或高或低。由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臍炎,局部皮膚
則會有明顯的紅腫現象,而且迅速擴散到皮下組織甚至腹膜,但膿液比
較稀薄,全身反應也較為輕。由大腸桿菌所引起的臍炎,膿液則帶有糞
臭味。新生兒一旦發生臍炎而未能及時發現,則病菌會沿著未完全閉合
的臍血管侵入血液循環中,甚至衍生「敗血症」並危及生命,因此,新
生兒一旦發生「臍炎」就應積極接受治療。

在某些時候,肚臍滲出液中含有較多的膿液,則應早期在局部塗抹抗生
素藥膏;倘若已形成「膿瘍」,則必需要切開表皮來達到排膿的目的。
此外,口服抗生素如青黴素也是很重要的。

臍炎的預防在於新生兒切斷臍帶時,應做好無菌操作,並保持肚臍鄰近
部位的乾燥及清潔。

在臨床上,「臍疝」常見於嬰幼兒。由於新生兒的臍帶脫落,其中所包
含的臍血管則逐漸退化,但由於臍部腹直肌的前後鞘在正中線交界的纖
維尚未形成完全,則在此處的皮下組織較為薄弱,稱之為「臍環」。當
腹壓增高時如哭吵、咳嗽或大小便,腸腔內的臟器(主要是大網膜或小
腸段),則會自臍環薄弱處向外突出,而形成所謂的「臍疝」;尤其是
早產兒或早熟兒的腹肌較為薄弱,使得「臍疝」的發生率也較高。

事實上,「臍環」的大小決定於臍環處向外突出物的大小,可由黃豆大
小至乒乓球大小不等,而在腹壓不十分高時,則可用手指將突出的東西
往內推進腹腔內,此時亦可摸到「臍孔」(一般直徑在5至20毫米之間)
;臨床上,「臍疝」愈大則較不易自行消失,此時或許需要考慮手術修
補治療。

在臨床上,「臍疝」一般均能自行癒合,很少持續到成年期。臍疝過大
時,或許可用膠布粘貼,使其兩側臍環併合,而大約在一個月左右便能
痊癒。

由於「臍疝」的內容物或許為大網膜或腸管,因此千萬不要自行用注射
器穿刺,以免引起腸穿孔甚至腹膜炎的合併症。倘若兩歲後,臍環直徑
在20毫米以上,或者內臟與臍疝有粘連時,則必需要考慮採用手術修補
的治療。

此外,有些青少年朋友們發現其本身肚臍眼有惡臭分泌物,或許需要考
慮肚臍眼表皮或皮下組織,是否存有細菌感染的病症,也建議罹患者會
診一般外科醫師來接受進一步的診治。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