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嬰兒出生之後 肚臍部位感染的機會最大!

談幼兒臍部異常∼

嬰兒出生之後常會被肚臍部位的疾病所困擾。當新生兒臍帶脫落之後,
是由肉芽組織所覆蓋,在幾天之內可由表皮細胞所覆蓋,此時受到感染
的機會最大,此時可用些消毒劑如三合一藥水、紫藥水等(優碘溶液會
造成新生兒篩選時甲狀腺的問題,衛生署已經通令禁止使用),加上乾
淨的紗布包紮,即可防止感染。臍部如果較正常癒合緩慢,而在臍底部
出現紅色的肉芽組織時,可以用結紮的方式去除,也可以使用硝酸銀來
燒灼,在幾天之內表皮細胞即可長成。但是發現有異位腸黏膜時,可能
胎兒腸道與臍部相通,此時不可以用硝酸銀來燒灼治療,而要檢查是否
胎兒的臍部與腸道相通,稱為持續性臍腸系膜導管;或胎兒的臍部與泌
尿道相通,稱為開放性臍尿管。

新生兒臍炎時臍部呈鮮紅色、腫脹、發熱,而且持續有膿液、黏液及血
液等等的分泌物流出。細菌學培養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居多。

治療以局部傷口處理,加上抗生素的使用,以預防敗血症的發生。但常
因臍部血管在出生後幾個星期之內仍末完全閉合,容易從臍靜脈、門靜
脈、靜脈導管到下腔靜脈,而發生敗血症,甚至造成肝門靜脈栓塞。

幼兒的臍部異常,可能由於腹璧筋膜的缺損,或是胚胎時期的遺跡所造
成,是有趣而值得學習的疾病,以下簡介幾種常見的臍部異常:

臍疝氣 (umbilical hernia)

 臍疝氣的發生率相當高,大約每6位嬰兒就有1位。
 黑色人種的罹患率為白色人種的9倍之多。
 對於患有呼吸窘迫症候群、唐氏症、黏多醣症、Hurler氏症候群、
 突眼大舌症候群(exomphalos-macroglossia syndrome)、
 肝臟疾病造成腹水和出生體重低的嬰兒,罹病率也較高些。

臍腸系膜導管 (omphalomesenteric duct)

 在胚胎早期,臍腸系膜導管連接胎兒的中腸與卵黃囊,
 應該會在胚兒期第17週時發生阻塞而消失成一索狀組織,
 假如退化不完全的話,即會發生一些異常。

臍尿管 (urachus)

 在胎兒早期,臍尿管連接膀胱頂端與臍部,
 在正常情況下它會在胎兒期第15週時阻塞,
 而變成一條位於前下腹壁的筋膜與腹膜之間的纖維索,
 稱為中膀胱臍韌帶 (median umbilical ligament)。

臍膨出症 (omphalocele)

 前腹壁的先天性異常多發生在胎兒期的第37天至第52天之間,
 胚腔會凸出於臍索,而形成生理性的正常臍疝氣,
 在胎兒期的第10週至第12週時,凸出的中腸會開始回到腹腔內,
 而臍膨出症被認為是由於在此過程之中,發生障礙的結果,
 至於為何會有此種現象發生,仍原因不明。

裂腹畸形 (gastroschisis)

 裂腹畸形的發生率約30000的嬰兒之中會有1例。
 它是腹腔內容物直接從前腹壁的缺損處逸出體外,
 通常由於胎兒期的右臍靜脈在側支循環生成前消失,
 而導致腹壁的生長障礙所造成。
 最多見的是中腸和胃臟的逸出,而逸出的腸道多顯示有腸壁水腫,
 腸黏結、膨脹、顏色呈棕褐色和由纖維蛋白所覆蓋,
 此與臍膨出症膜囊在懷孕時破裂的腸胃道變化一樣。


由於婦產科醫師的經驗和警覺性的提高,多在產前經由超音波檢查時,
即可發現胎兒是否患有臍膨出症或裂腹畸形,在適當的時機生產,可以
避免臍膨出膜囊的破裂和腸胃道暴露於體外的機會,同時可以在適當的
時間及地點,做最好的處置和治療。

最近多以一次縫合來關閉臍部的異常,再加上新生兒麻醉的進步;早期
合併異常的診斷;術後新生兒照顧的進步;呼吸治療的改進和靜脈輸液
營養的進步等等,已經使病嬰的生存率提高。如果病嬰沒有合併早產、
敗血症或其它嚴重的先天性異常時,會診小兒外科醫師做一步的診治,
以確定診斷及達到早期治療的目的,相信早期診斷,適切的外科手術及
手術後支持治療,能顯著地降低它們的死亡率及併發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