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乳糖不耐症也不怕!這些方法讓你輕鬆應對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吳婉華 資料來源/彰基院訊電子報

乳糖不耐症影響全球約七成人口,尤其在亞洲地區較為普遍。本文深入探討乳糖不耐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如何透過飲食調整減少不適感。從少量多次攝取乳製品到選擇低乳糖食品,甚至使用乳糖分解酵素,這些方法都能幫助減輕乳糖不耐症帶來的不適,並改善生活品質。

你是否曾經在喝完牛奶後,感到肚子脹痛或不適,甚至急著跑廁所?這些症狀很可能是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的表現。乳糖不耐症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消化問題,無論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症狀。根據統計,全球約有七成的人受到乳糖不耐症的困擾,其中亞洲人的比例最高,因此台灣人也不例外。建議嘗試減少攝取含乳糖的食物,或是逐步調整攝取量,讓身體慢慢適應,從而減少不適感,改善生活品質。

乳糖不耐症的成因

乳糖不耐症的根本原因在於腸道內缺乏足夠的乳糖酶。乳糖是乳製品中的主要醣類,而要將乳糖有效分解成葡萄糖(Glucose)和半乳糖(Galactose),必須依賴乳糖酶(Lactase)。當腸道內的乳糖酶不足,無法有效分解乳糖,若攝取過多乳糖,便會引發乳糖不耐症的各種不適症狀。

乳糖酶活性隨著年紀增長而遞減

每個人從出生起,腸道內便會有乳糖酶,所以新生兒能夠有效分解母乳中的乳糖。在嬰兒時期,乳糖酶的活性是人的一生中最高的。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乳糖酶的活性會逐步減弱。因此,許多人在成年後會發現,身體對乳糖的耐受度逐漸下降,進而可能出現乳糖不耐症的相關症狀。

乳糖不耐症的症狀通常會在攝取含乳糖的食物後,約30分鐘至2小時內出現。常見的症狀包括:
  • 腹脹
  • 腹痛
  • 腹瀉
  • 產氣(放屁)
  • 噁心或嘔吐

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仍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減少不適感:

  • 避免一次攝取過多的牛奶或乳製品,可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並保持規律地食用乳製品。
  • 喝牛奶時搭配其他食物,能有效減輕乳糖不耐症的症狀。
  • 嘗試不同種類的乳製品,因為每種乳製品的乳糖含量不同,盡量選擇乳糖含量較低的乳製品(如優酪乳、養樂多)或用植物奶代替牛奶。
  • 在乳製品中加入乳糖分解酵素,有助於消化乳製品,減少不適。

建議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嘗試上述幾種方法,讓身體逐步適應乳製品,並透過緩慢增加乳糖攝取量,來提升對乳糖的耐受性。

營養師_吳婉華
吳婉華營養師
經歷| 國小駐校營養師、食品公司產品PM、食品貿易公司產品企劃
專業資格| 高考營養師、保健食品工程師、HACCP(60A、60B)
專長| 機能食品開發、保健食品諮詢、健康專欄、企業講座、營養菜單規劃、廚房衛生管理、團膳管理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