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小朋友適合看中醫嗎?除了藥粉,藥物敷貼穴位也是一個選擇!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本文深入探討中醫兒科的獨特之處,揭示小朋友看中醫的益處和治療方法。中醫兒科專注於孩子的成長與健康,並採用溫和的治療方法。本文分析了兒童與成人的生理差異,以及中醫如何針對這些差異提供安全、有效的療法。透過非藥物療法,如穴位貼敷,來幫助小朋友舒緩不適,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認識自己的健康。這不僅是醫療,更是讓孩子們成為自己健康小衛士的旅程!

看中醫可不只是成人的專利,小朋友當然也可以安心看中醫。根據相關研究,在隋唐時期,就設立了中醫第一個由國家主辦,制度相對健全,分工較為明確的醫科學校「太醫署」。在其中設置了「少小科」,這就是所謂的中醫兒科。

要特別提醒的,中醫兒科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而是一個相對獨特的學科。中醫兒科就是專治18歲以下的患者,也就是幼兒和兒童和青少年的治療領域。

小朋友和大人哪裡不一樣

小朋友的身體剛剛開始發育,處於稚陰稚陽的狀態。陰是指身體血液體液分泌物,陽是指身體的體機能。小朋友就像是植物剛發芽的階段,不能給予太多的水分,也不能給予太強大的陽光。當外界的變化吹到冷風時,也很容易生病,病情變化快速。但由於小朋友處於一個生長發育期,所以這時候的小朋友生病癒合能力也相對快速。

這也就是兒科被獨立分出來的特殊性,小朋友在治療上,用藥必須很輕柔,藥量不多,也不能開長期用藥,需要仔細觀察這個變化多端的身體;同時中醫生活衛教也是小朋友治療上很大的關鍵。

透過看診讓小朋友開始留意自己的健康

中醫兒科又被稱作啞科,小朋友較難表達自己身體的不適。「難道看診時只能藉由醫師的雙手診脈,判別小朋友的身體狀態和疾病演變嗎」其實不然,在日本漢方醫學中,小朋友也可以藉由漢方的「腹診」,輕柔按壓腹部,來評估小朋友狀態。

診間也遇過許多國小的小朋友因為接觸中醫之後,總是會問醫師說,「你摸摸手有摸出我偷吃冰淇淋嗎?」經由看診的過程中,小朋友開始觀察自己身體變化,「喔!我昨天打噴嚏,因為中醫師阿姨說我吃冰淇淋,會引起鼻子癢癢,好像真的耶!」進而更了解自己,也會配合醫師治療.甚至成為一個關心周圍小朋友健康的小醫師。

中醫治療不僅限於用藥,不用擔心小朋友不愛吃藥

「小朋友真的可以乖乖吃藥嗎?」 小朋友會因為體重與大人不同,藥量上也會有調整,而且在給予藥物的性味上也有所不同。小朋友是一顆正在發育的小嫩芽,所以小朋友的腸胃就像是培養嫩芽長大的土壤,給予小朋友的藥物以平性為主,不太刺激,讓土壤可以鬆軟,讓更多的營養被吸收。

當然小朋友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也是可以敷貼藥材在穴位上,診間患者小朋友總是說「我要貼那個泥土在肚子」,用適合節氣的藥物磨成粉,貼在適當穴位上,給予那些害怕吃藥的小朋友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喔!

三伏三九貼常用穴道

選用具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效果的中藥外敷藥方,於指定的節氣中,敷貼於特定穴位,讓藥方滲入穴位經絡,調理小兒腸胃系統和夜尿問題。

  • 天樞穴:肚臍兩側,三橫指寬
  • 中脘穴:肚臍上方,四橫指寬
  • 關元穴:肚臍下方,四橫指寬

查看原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