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夏季蚊蟲肆虐,專家教你4招防蚊妙招,輕鬆過夏天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夏季炎熱,蚊蟲活動頻繁,民眾應提高警覺,防範夏日蚊蟲疾病的威脅!

登革熱疫情升溫,防蚊措施不可少

隨著夏季氣溫上升,登革熱疫情有逐漸升溫的趨勢。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透過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登革熱的潛伏期為4至10天,感染後症狀包括高燒、劇烈頭痛、眼窩痛、肌肉和關節痛、皮疹及出血等。嚴重者甚至可能進展為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綜合症,為臨床上的急症,需立即就醫治療。

防範登革熱的關鍵在於避免蚊蟲叮咬,建議民眾使用防蚊液、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蚊帳及紗窗,同時清除家中及周圍的積水,減少蚊蟲孳生的機會。

日本腦炎威脅不容忽視,疫苗接種刻不容緩

日本腦炎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由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引起,透過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等病媒蚊傳播。雖然大部分感染者無明顯症狀,但少數患者會出現發燒、頭痛、嘔吐、意識不清等症狀,重症者可能引發腦炎,致死率高達30%。兒童及計劃前往流行地區的成人應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此外,避免蚊蟲叮咬同樣重要,民眾可使用防蚊液、穿著長袖衣褲、使用蚊帳及紗窗,並避免在黃昏和黎明時段外出,遠離高風險地區如豬舍和動物畜舍。

隱翅蟲出沒高峰,夏日皮膚炎病例增多

每年六月至九月是隱翅蟲出沒的高峰期,該蟲喜歡棲息於農田、草地及樹林中,並具有趨光性,夜間常飛入民宅。隱翅蟲屬於甲蟲類昆蟲,當被拍打或受到擠壓時,會釋放出體液中的隱翅蟲素(Pederin),引起皮膚炎。患者皮膚接觸隱翅蟲素後,會感到灼熱,並出現紅腫、起水泡及皮膚潰爛。如發現隱翅蟲在身上,應用吹的方式讓其離開身體,避免拍打,若不慎接觸隱翅蟲分泌的體液,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並及時就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