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傷口癒合了,卻出現蟹足腫?蟹足腫的治療有哪些?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蟹足腫是一種源自皮膚受傷或發炎的疤痕性增生,形成硬硬的突起物,外觀腫脹、膚色泛紅,通常比原受傷範圍更大。治療方式包括針劑施打類固醇或液態氮冷凍治療,但並不保證完全根除,且可能導致局部皮膚凹陷。蟹足腫的療程因個人而異,需持續追蹤治療效果。

蟹足腫是皮膚受傷或發炎產生的疤痕性增生,其典型症狀,外觀看起來有突起物,摸起來硬硬的,是膚色泛紅、邊界光滑的腫塊,大小會大於原先受傷的範圍,患者大多因為外觀難看而就醫,有些人會有癢感或輕微痛感,觸摸起來有異常感和其他皮膚摸起來不同。

發生蟹足腫的因素,大多和受傷與皮膚發炎性疾病相關,常見的情況如下:

1 外傷:包括跌倒、撞到、割傷、打耳洞、孕婦剖腹產或開刀等。

2 發炎性疾病:像是青春痘、毛囊炎等。

為什麼會有蟹足腫?

目前的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已知主要是和基因與體質相關,但是否遺傳則未必見得,臨床上偶爾可見全家人都因蟹足腫問題而一同求診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受到荷爾蒙的影響,曾有報導指出懷孕後婦女蟹足腫變嚴重的案例,不過並非通例。同時,蟹足腫和黑色素的生成與代謝相關,在白化症的患者身上就不見蟹足腫的蹤跡。

此外,患者常有疑問,為什麼小時候也曾經受傷,並未在傷口出現蟹足腫,長大後受傷卻長出來?或者是當騎車或跌倒受傷,沒有出現蟹足腫的傷疤,去穿個耳洞,蟹足腫卻突然在耳垂上冒了出來?或者是過去並無蟹足腫病史的孕婦,剖腹產後卻會在開刀的傷口上留下蟹足腫增生的疤痕?

這些現象的確常見,可能和受傷的部位有關,皮膚張力和是否生成蟹足腫有所關聯,常見長出蟹足腫的部位,例如胸口、肩膀或上背部,都是皮膚張力較大的部位,而皮膚張力比較小的臉頰或手背,則比較少見。
 

蟹足腫的治療

選擇性並不多,開刀處理並不是好方法,由於蟹足腫是創傷造成,開刀治療再製造出新的傷口,可能造成疤痕增生更為明顯。目前的治療主流是靠打針,在病灶內施打類固醇,藉類固醇的作用促使腫脹的疤痕萎縮,療效不錯,皮膚突起大部分可以慢慢變平。不過,蟹足腫並不能斷根,相同部位可能會再度復發,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除了打針,也有些醫師會採用液態氮進行冷凍治療,但效果遜於施打類固醇。由於蟹足腫影響的主要是外觀,本身並不是惡性疾病,治療之後相同部位又易復發,因此治療與否要看患者個人,若是對外表美觀不十分介懷,不治療也可以與蟹足腫和平共存。

會採取開刀切除的,大多是穿耳洞造成外觀受影響者,有特殊縫合方式可降低蟹足腫的復發機率,手術切除後還必須貼上美容膠或矽膠片予以局部壓迫,或是立即施打類固醇以降低復發機會。在手術之前,醫師都會先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風險,不只可能復發,還可能比先前更為腫脹。

雖然有些患者具有蟹足腫的體質,卻未必一有傷口就馬上長出突起,視個人情況不同,可能
3個月到半年後才會慢慢出現病灶。傷口疤痕的穩定難以評估,通常數個月後會穩定,除非再有刺激,像是患者覺得很癢去抓,或是因皮帶週圍、內衣磨擦等,都有可能造成蟹足腫變得更大。

治療的療程因人而異

蟹足腫的療程需要多久才見效,這也是因人而異,並且要視傷口部位大小而定,通常每兩星期至每個月打1次針劑,通常需要施打約3-6次,蟹足腫的部位才會恢復平坦;不過,打針後患部變小雖可預期,卻也有患者因為蟹足腫增厚的程度不一致,或是因針劑吸收不均勻,以致原本光滑的表面變成凹凸不平,或是出現看得到血管擴張、皮膚變皺、膚質變差等狀況,不如原本期望,患者也要有心理準備

同時,由於蟹足腫會有泛紅膚色,必要時也會做雷射治療,主流是針對標的是血紅素的染料雷射,可使蟹足腫的紅色退除,只是,並非每個患者的反應都百分百,一打完膚色馬上就能白回來。

雖然蟹足腫患者治療是以施打類固醇為主,由於是在病灶內施打,被血液吸收的比例非常少,因此患者不必擔心會有月亮臉或荷爾蒙異常等副作用,即使針劑擴散到病灶週邊皮膚組織造成皮膚凹陷,多數在一段時日後便可恢復。

查看原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