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頭痛到吃不下、睡不著,中醫師教你3穴道緩解疼痛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許瑋軒中醫師

頭痛是現代生活的常見問題,包括張力型頭痛和偏頭痛。張力型頭痛通常因生活壓力和不當姿勢引起,而偏頭痛則更複雜,可能涉及情緒和睡眠問題。中醫治療強調整體平衡,根據不同的症狀使用中藥和針灸,以及按摩穴位。日常生活中,保持運動、避免刺激性食物,規律生活作息都是緩解頭痛的好方法。改變生活習慣,讓頭痛告別,享受健康生活!

「醫生,我最近頭一痛到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長時間工作後,就頭痛、肩頸痠痛,根本無法專心工作」。

常見2種類型頭痛

現代人因為生活緊湊、工作緊繃都有頭痛的經驗,頭痛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繼發性」多有明確病因可以治療;而「原發性」的病因不明確,頭痛容易反覆發生,造成患者在工作上精神無法集中、勞累感加重,出現噁心、食慾不振,最後連晚上都不能好好睡覺,其中較常見的原發性頭痛有下列兩種:

張力型頭痛
台灣最常見的頭痛類型,約佔頭痛患者的8~9成,疼痛程度多為輕度到中度,這類型的頭痛常因為壓力、姿勢不當導致頭部肌肉筋膜與血管神經拉扯壓迫所造成,會有種緊繃、頭被勒住的痛感,範圍多在頭的雙側或是肩頸緊繃牽連至頭部。

偏頭痛
一般常誤解為單邊頭痛就是偏頭痛,但實際上偏頭痛可在頭部任何部位,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偏頭痛的診斷為固定位置的疼痛、如同血管搏動的抽痛感、中重度的疼痛且日常活動會加劇,伴隨畏光、怕吵、噁心、嘔吐等症狀,偏頭痛常合併情緒及睡眠困難,且文獻指出容易增加失智及中風風險,因此建議積極治療。

中醫怎麼治療頭痛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不論外感或內傷都會造成頭部氣血功能失調,無法濡養頭部導致不通則痛,出現頭痛症狀,而中醫將頭痛大致分為:

1. 
風邪外感
疼痛位置較不固定,多伴隨感冒症狀及肩頸僵硬,應多注意保護頭部,避免吹風,可搭配川芎、防風以驅散風邪。

2. 
肝陽上亢
常見情緒激動、壓力大的患者,疼痛時伴隨煩躁、眼睛脹痛、血壓升高,可搭配天麻及鉤藤以平肝息風。

3. 
痰濕上擾
頭昏沉重、好像整天戴著安全帽,常伴隨腸胃道不適、腹脹等問題,可使用陳皮及白朮處理痰濕問題。

4. 
氣血虛損
隱隱作痛但疼痛時間較長,伴隨疲勞無力感,常見於長時間勞累或年紀較大的病人身上,可搭配四物或八珍以補養氣血。

中醫在治療頭痛時會根據頭痛部位、型態、時間及伴隨症狀以中藥整體調養,搭配針灸、拔罐疏通頭部氣血、舒緩緊繃肌肉以緩解疼痛。

按摩穴位來止痛

可根據頭痛來按摩頭部: 

頭痛到吃不下、睡不著,中醫師教你3穴道緩解疼痛_圖2

(以指腹按壓,每個穴位2-3分鐘)

1.
後側、頭頂
風池穴:同時舒緩頸部肌肉緊繃、增加頭部血循以提振精神。

2.
雙邊顳側
率谷穴:除了頭痛,也可緩解暈眩、噁心嘔吐感。

3.
前額
攢竹穴:同時舒緩眼睛疲累、乾澀等問題。

日常叮嚀

1. 建議日常工作或划手機時,每20分鐘便起身活動筋骨。

2. 
少吃柑橘類、起司、巧克力、酒類、醃漬等刺激性食物。

3. 
培養有氧運動習慣,以跑步、登山等可發熱流汗的運動。

4. 
維持規律的睡眠及生活作息。

頭痛並不是無法治癒的問題,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將體質改善,平時穴位按摩、日常保健維持生活習慣,便可跟止痛藥說掰掰!

本文資料來源:馬光醫療網


查看原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