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兒童時期的胖,恐埋下慢性病根源!營養師曝:可透過這幾招改善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吳婉華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
肥胖問題不應輕視,尤其是在兒童時期。長輩或許認為小時候的胖不算真正的胖,但事實卻是,這段期間奠定了不可逆的肥胖基礎。現代社會飲食精緻,若不控制孩子的飲食,可能導致一路胖到大。根據教育部學童體位資料,台灣兒童肥胖問題嚴峻,需引起重視。正確的觀念應該從小灌輸,培養均衡飲食、充足活動、健康睡眠的生活習慣。兒童是未來的棟樑,肥胖防治應由家庭和學校攜手實踐,為孩子的健康共同努力!

長輩常說,「小孩子就是要白白胖胖的才好看,長大自然就會瘦了!小時候的胖不是胖。」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是,小時候的胖,是真的胖。在這個飲食越來越精緻的現代社會,飲食不是高油高糖就是低纖、手搖飲料隨處可得、吃到飽文化也越來越盛行。若不控制孩子飲食,小孩可能真的會一路胖到大。根據教育部學童體位資料顯示,2017 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 14.6% ( 男童 17.0%、女童 12.0%);國中生肥胖比率為 16.9% ( 男生 20.0%、女生 13.4%),代表台灣兒童肥胖問題值得關注。

小時候的胖 奠定不可逆的肥胖基礎

脂肪在嬰兒時期屬於 「棕色脂肪細胞」,有助產熱;但自幼兒時期開始至青春期,我們體內的脂肪細胞容易增生,這時期的脂肪屬於白色脂肪,直到青春期以後脂肪的數量就會趨向於恆定狀態。意思是,成年後脂肪細胞的數量不太會改變,只會變大或變小。這邊有個重要的觀念:脂肪細胞一旦增生,數量就不會減少。如果小時候沒有控制好體脂,意味著體內脂肪細胞數量就會比一般人多,除了容易變胖之外,未來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

如何評估兒童是否有肥胖問題?

依衛生福利部公布之「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時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時為肥胖,各年齡層的BMI值可參考衛生福利部公告–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從小灌輸正確觀念 遠離慢性疾病
均衡飲食、身體活動、充足睡眠,三管齊下才能維持身體的健康。正確的觀念,必須從小就培養。飲食方面,優先選擇新鮮的原型食物,減少加工品以及高脂食物的攝取。另外,飲料盡量以無糖為主,避免含糖的飲料,尤其是現在隨處可得的手搖飲。活動量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至少運動60分鐘或每週420分鐘以上。建議減少兒童看螢幕的時間,每日少於2小時,避免久坐不動。除了飲食及活動量之外,充足的睡眠也非常重要!每天睡足8小時,避免熬夜。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樑,肥胖防治工作應從小做起!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而且還會增加兒童未來成為成人後肥胖的機會,未來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除了家長之外,學校也應給予協助,一起為兒童的健康把關!
營養師_吳婉華
吳婉華
營養師
簡介
•經歷 | 台北市公立國小駐校營養師、知名食品公司產品PM、進出口食品貿易公司產品企劃
•專業資格| 高考營養師證照、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基礎班及進階班認證
•專長 | 機能性食品開發、保健食品諮詢、健康專欄寫作、企業講座、營養菜單規劃、廚房食材及衛生管理、團體膳食管理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