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糖尿病初期無症狀難察覺......及早預防的關鍵是什麼

編輯/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糖尿病初期幾乎無症狀,常見大多數人等到出現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等症狀時,才意識到可能已經罹患糖尿病,甚至是把這樣的症狀當作是吃多還變瘦的僥倖,等到出現相關併發症如傷口不易癒合、泌尿道反覆感染等,再去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得了糖尿病。

台灣超過國際,提出精準衛教新觀念

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國人第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隨著時間的增加而上升,20歲以上的糖尿病盛行率大約是12.3%,推估國內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

糖尿病的共病相當多,其中心血管疾病及腎病變比例高、影響甚鉅。然而,每位患者狀況不同,如果能精準評估共病發生風險並及早預防,將有機會提升照護品質,也降低不必要醫療負擔。國際間對於精準醫療多仍停留在後期治療,而台灣領先國際、提出精準衛教新觀念,依據每位患者的病程、可能延伸的共病問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並給予相對應的衛教內容,期望能從前期預防、照護階段即可達到精準化。

血管疾病風險倍增,及早預防是關鍵

國家衛生研究院許惠恒副院長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2,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也比一般人多出3倍3。心血管疾病更躍升近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而腎臟病變更不容小覷、每三位糖友就有一位將衍生慢性腎臟病問題,因此,及早預防共病非常重要,長期不僅可減少整體病程花費,更能讓病患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國家衛生研究院司徒惠康院長則表示,國際間在推動精準醫療時多著重於治療上,但其實前期預防衛教也需要因應患者狀況而更個人化,舉例來說,國衛院現階段正投入一款糖尿病共病預測平台的研發,運用數據計算、比較共病風險,以提供精準醫療照護模式。

啟動精準衛教計畫,從三個方面著手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歐弘毅進一步說明,過往糖尿病患者需要兼顧腎心共病預防、可能得同時顧慮多面向生活型態調整與治療,但在精準衛教工具輔助下,可幫助患者預測不同共病的發生機率與順序,並且因應提早做好準備。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指出,配合精準衛教趨勢,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和知名國際藥廠共同發起「2025糖尿病精準衛教計畫」,將著重於三大面向的強化:

1. 照護團隊賦能:精準化衛教工具的實際運用需仰賴衛教師的專業與投入,因此將會大幅提升衛教師於照護過程中的重要性,強化衛教師的角色,並促進跨團隊經驗交流。

2. 病人為中心:精準衛教將改變過往照護觀念,除了更以患者為中心的個人化健康管理外,也將提升病患的自我照護能力,落實照護平權。

3. 共病早期預防:精準檢測腎病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針對共病擬定最適合的個人化預防、治療與照護方式,進而提升醫療效率與患者的生活品質。

王治元表示,整體而言,精準衛教計畫將有助於個人化健康管理的落實,針對不同患者族群提供有系統且貼近需求的衛教資源外,也進而避免更多共病發生,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推薦閱讀:
三餐外食不均衡,健檢發現血糖超標,判定糖尿病的3大指標一次看 !
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當,成慢性腎病推手!6慢性腎病危險因素


查看原始文章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