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邵冰如 家長冷眼拒絕「讀書沒有用啦」當然,前進偏鄉也遭遇過很多阻力。陳宥達記得,他曾在偏鄉衛生所,遇過護理師看著一箱童書半開玩笑:「這裡的人不愛唸書,晚上很愛烤肉,你發的這些童書,會不會被拿來當柴燒掉了?」 還有深山鄉間的原住民爸爸在陳宥達家訪送書時,拒絕他進門,只冷冷的跟他說:「我們的小孩以後長大會做工就可以了,不必讀這些書。」 但陳宥達從不止步,他會設身處地先去了解對方為什麼這樣說,「是不是給的童書年齡不適合?」也試著了解原住民居民的心酸,告訴他們「讀童書不是為了孩子以後升學,而是孩子有了家長的陪伴共讀,成長發展可以更好更健康,還能培養他們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一直很慶幸這些年能深入社區,因為有了在第一線的觀察,才會有同理心,才真正能看到更多的問題,進而解決」。他說,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只在醫院診間看報告的醫師,只會看報告卻不會看人,「這將永遠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推薦閱讀:讓醫療與教育平等 陳宥達,展臂接住遲緩兒(上)】 結束那瑪夏的服務後,陳宥達更決心全力投入偏鄉醫療與親子共讀,2015年底他遠赴美國史丹福大學進修兒童發展與閱讀素養,跟隨ROR創辦人祖克曼(Dr. Barry Zuckerman)學習,把「偏鄉醫療X親子共讀」的模式完整地引進台灣,希望為弱勢家庭的兒童翻轉人生。 從窮鄉僻壤的那瑪夏到人文薈萃的史丹福,陳宥達的心念始終一致,在美國的半年,因為學費和生活費很貴,日子過得很清苦,飲食住宿能省就省,但他奮力苦學,讀書讀累的時候,就會想起台灣偏鄉的孩子們,一個個埋首讀繪本的小小身影,還有那一雙雙盼望的眼睛。 創辦協會 各方資源湧入學成回台後,陳宥達回北醫完成最後一年的學業,並選擇進入家庭醫學科服務。陳宥達說,從非洲到那瑪夏到美國,一次一次的經驗下來,讓他對社區有很強烈的使命感,家醫科是最接近社區的科別,可以深入偏鄉社區,關心每一個人。 2016年一畢業,他正式創立「社團法人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帶著伙伴積極前往台灣各地的醫院、診所及社區,推廣展臂閱讀計劃(Reach out and Read-Taiwan),包括童書募集、招募候診區閱讀志工、辦理講座等。 根據天下雜誌報導,第三方機構進行SROI(社會投資報酬率)的調查顯示,幾年來,創造出的價值高達1:8.84,在全台60多個偏鄉據點設立親子閱讀區的軟硬體設施,讓候診間成為在地居民一起共讀的好地方。 展臂協會更把ROR的種子灑進了許多人的心裡。幾年來已在偏鄉舉辦了近百場推廣講座,讓9000多位醫護、幼教、特教人員和家長了解親子共讀的重要性,並教導他們善用童書來進行幼兒的發展評估。 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陳宥達不只是醫師,更一肩挑起協會理事長的重責,不斷積累行政能力、推廣理念和爭取資源。他的熱情付出和奉獻感動了許多人,許多醫護人員與志工伙伴陸續加入展臂閱讀,醫界團體和民間企業也投入經費和資源,並協助募集童書,成為協會推廣親子共讀的最大助力。 辛勤耕耘的足跡,如今在無數角落開出繁花。包括宜蘭、新北、彰化、南投、嘉義等偏鄉的家長在診間試著拿起童書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起說,原本不太會說話或反應較遲緩的孩子快速進步,讓家長們看見了共讀帶來的奇蹟。 曾有一位宜蘭的新住民媽媽,在衛生所門口拉著陳宥達再三道謝,告訴他:「我從來不知道講故事這麼有用,我兒子現在天天吵著要看書,講話講不停。」她說著說著眼角泛淚,臨走前更留下一句:「我現在要去圖書館借書給兒子看。」 望著新住民媽媽走遠的背影,陳宥達心裡很激動,公益的路雖跌宕艱難,但他不斷看到一個又一個弱勢家庭的改變和孩子的成長,創造了人生的希望,這也讓他更有動力繼續走下去。 另一方面,親子共讀的成效,已在幼兒學前教育和醫療照護領域形成共識,公部門開始重視。2018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正式把親子共讀納入母醫親善2.0醫院評鑑項目,各級醫療院所從新生兒室、診間到衛教宣導,都著手傳遞親子共讀的理念。陳宥達受邀擔任衛福部及教育部親子共讀政策諮詢專家、閱讀起步走選書委員,藉由政府的政策宣示,成為推動親子共讀的最佳助力。 2017和2021年,陳宥達兩度獲選為帝亞吉歐「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得主,被評審認為是台灣土地上的夢想家,帶著努力不懈的勇氣和毅力,無懼前行,大步築夢。 2.0開跑 導入穿戴式裝置然而,陳宥達完全不以目前的成果而自滿,他認為公益的路上必須不斷創新,方能走得更穩更遠。2021年他著手展開「展臂閱讀2.0計畫」,要導入說話計步器,利用大數據,更精準地測量和掌握孩子的發展。 2019年陳宥達赴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進修,學到美國醫界使用穿戴式裝置,分析兒童的語言環境,再依數據進行分析。現在他正計畫在親子共讀的模式中導入說話計步器,紀錄孩子聽到的語句詞彙、與人對話次數、語言表達的複雜度等等。 「一旦有了數據,就能分析幼兒腦部語言區的活化情形,以及後續語言分數、對談次數的關聯性,進而改善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腦部發展,可以避免因後天刺激不足而造成的發展遲緩。」陳宥達說。 除了孩子,協會還把服務目標擴大到銀髮族群。陳宥達說,這兩年他和北醫附醫的社區團隊深入新北市石碇服務時發現,當地社區家庭很多是隔代教養,因青壯年在都會區工作,石碇很多家庭只有老人和小孩,不但易導致幼兒發展落後的教育問題,老人失智的問題也易被忽略,因此展臂協會的另一個新目標是「老幼共讀」,把說話計步器同時用在老幼身上,讓孩子不會發展遲緩,讓老人延緩失智。 行醫v.s公益斜槓人生收穫多「如果生而不能平等,醫療與教育一定要平等」,始終是陳宥達最堅持的信念。從一個醫學院學生開始,十多年來,他走了一條和多數醫師不一樣的路,但從不曾懷疑自己的選擇,即使世俗常認為醫生就是高收入族群,他也不曾想過當醫生是為了賺大錢。 「因為當年我就是從一個在那瑪夏的窮學生開始,公益的路走到現在,早已不會想什麼賺不賺錢了。」談起錢,陳宥達笑得坦蕩,眉眼中更是一派淡泊自在。 而且與其在乎賺錢,陳宥達認為不如多看看其他收穫。他說:「雖然付出很辛苦,但我一直做得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喜歡的事,而且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 他常常會想,如果沒有走上公益這條路,自己的人生一定會少了很多精彩的際遇,少認識很多人,少學習很多,尤其是因為創辦和帶領展臂協會,他訓練出一身行政和領導能力,並有勇氣去承擔更多的壓力與責任。 陳宥達更以「斜槓人生」來定義自己選擇的路。他分析說,同時投入「行醫」與「公益」這兩件事,兩種角色相輔相成,「醫師的角色,讓我可以運用醫療專業,更有系統地去推動親子共謮;也因為推動親子共讀,讓我有機會投入更多的學習和研究,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醫師。」 更欣慰的是,經過了這麼多年努力之後,不斷地有人鼓勵他、幫助他、支持他,還有數以千計家長和孩子改變了,原本暗淡的人生有了光亮。 「看見改變,是我前進的動力。」33歲的年輕醫師說,想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未來的公益之路一定會有更多挑戰,但夢想和熱情,將永不停息。 一路走來,陳宥達(後排左三)認為他的收穫遠遠大於付出,而孩子們的笑容就是支持他前進最大的動力。(圖/陳宥達提供) 【陳宥達 小檔案】 陳宥達,臺北醫學大學家醫科主治醫師,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創辦人兼理事長。 彰化長大的陳宥達考上醫學系後的暑假,當家教存錢去非洲馬達加斯加義診,回台後下了「想要解決社會問題,改善弱勢困境」的決心。畢業前夕發現自己罹患甲狀腺癌,感悟生命有限,有意義的事情最好立刻去做,不用在乎利益得失,自此積極投入偏鄉醫療。 長期身處偏鄉,觀察幼兒因父母長期在外工作,家庭功能失常易造成發展遲緩,故創辦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勸募童書並推廣學齡前親子共讀,獲社會廣大響應。 原文出處➡【醫學有故事】 本圖文已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