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邵冰如 20歲,正是揚帆待發的年紀,就讀醫學系,更將展開世人眼中的黃金人生。一位大三的醫學生卻在此時罹患甲狀腺癌,他曾經恐懼、曾經埋怨,最後勇敢走出陰霾,決心把握生命為偏鄉奉獻,搶救無數發展遲緩的孩子,為弱勢家庭點亮希望的燈。 他是陳宥達,北醫附醫家醫科主治醫師,今年33歲,投入公益多年,創辦展臂閱讀協會,募集上萬本童書,帶領醫護、學生和志工,深入全台偏鄉設立據點,在診間建立親子共讀模式。 年紀輕輕的陳宥達從學生時期就常擔任志工,大學畢業前夕的一場大病讓他體悟到生命無常,想做什麼就該趕快去做。2016年創立了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深入偏鄉推廣親子共讀。(圖/陳宥達提供) 鄉下小男孩的熱情助人最樂「親子共讀就是醫師的處方箋,向家長和醫護人員推廣嬰幼兒閱讀,帶著孩子一起說故事、聽故事,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語言和腦部發展。」一談起親子共讀,陳宥達年輕的臉上,有著滿滿的誠摯與熱切。 他說,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發展遲緩兒的比例約為6%至8%,但在台灣偏鄉,因為經濟落後、隔代教養和缺乏刺激等因素,幼兒疑似發展遲緩的比例高達20%以上,70%的家庭不曾有過親子共讀,47%沒有童書,因此他希望在最需要的地方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醫護成為閱讀的推手,突破偏鄉家庭的教養困境。 這樣的宏願,來自陳宥達骨子裡的熱情。他出生在彰化田尾,從小就是街坊鄰居眼中熱心活潑的小男孩,在人情味濃郁的鄉間,哪個同學朋友家裡有事要忙,他一定會出現在現場,當起義工小幫手。 「我常常到處去鄰居家做家庭代工,還幫同學家賣過章魚燒,我一直喜歡那種幫忙別人的感覺,看到別人有了成果、露出了笑容,是我最開心的事…」回想童年,陳宥達的語氣依然像個小男孩。【推薦閱讀:游於醫游於藝 游於詩詞和草書 陳持平的痴狂與烈愛(下)】 上了高中,他開始用功唸書,心裡隱隱有個念頭─幫助更多人,19歲的夏天,考進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一面當新鮮人,一面兼家教存錢,只為實現下一個心願─參加醫療志工團前進非洲。 一年多後,陳宥達存夠八萬元,跟隨醫療公益組織台灣路竹會到了馬達加斯加。在馬達加斯加的窮鄉僻壤裡,他看到當地居民因為療資源不足,即使只是跌倒擦傷等小傷口,卻因為感染,進而引發難以收拾的的破傷風甚至敗血症。 陳宥達最難忘有一回,幫一個非洲小孩進行頭部傷口清創,竟然必須先清掉他傷口上的一群蒼蠅,再洗去層層污垢,才能展開治療,而受傷的小孩緊抿著嘴不哭不閙,彷彿這樣的傷口早已是生命中的必然。 當時大二的陳宥達心裡很痛、很震憾,「我一直問自己,還可以再多做點什麼?」兩周的非洲之旅結束後,他下定決心,這一生,從習醫到行醫,一定要幫助更多在困境中的人們。 罹癌教會我把握生命做想做的事回台後不久,命運卻給了陳宥達一個考驗,他罹患甲狀腺癌,整整幾個月驚疑懼怖,最後他想起那個非洲的孩子,發現自己在醫療資源豐富的台灣已是莫大的幸運,一顆心平靜下來後更深思,人的生命有限,一定要把握時間去做想做的事。 接下來,他兩度開刀並接受放療,一面繼續學業,也不放棄行醫助人的心念, 直到一天,他看到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多年前的一段話:「台北的醫生,到美國很近,去花蓮很遠…。」 短短十多個字,重重敲擊陳宥達的心,想起自己曾去過非洲當義工,也去過北醫大在美國、日本的姐妹校交流學習,卻從沒想過去花蓮,沒想過腳下的這方島嶼,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服務不必到天涯海角,莒光號到得了的地方,就有無數雙眼期盼著。」陳宥達在心中告訴自己,他許下承諾,留在台灣,把服務的腳步走進偏鄉。 就讀醫學院的最後一年,陳宥達因復發治療而需休學,因此決定走不一樣的路,參加北醫教授張耀懋發起、聯合醫學基金會舉辦的「史懷哲2.0青年偏鄉常駐計畫」,前進高雄的那瑪夏地區。 偏鄉診間裡的童書孩子的眼睛亮了那瑪夏境內主要是原住民部落,陳宥達發現多數小孩有語言遲緩的現象,許多三四歲的孩子只能說有限的單字,而他不想只做旁觀者,也不想只當個蜻蜓點水般的短期駐點醫生,於是他把駐點時間從一個月延長為半年,更開始設法尋求解方。 他積極蒐尋文獻,發現2014年美國兒科醫學會發表推廣「兒童早期素養提升」的文獻,美國非營利組織「Reach Out and Read(ROR)」更發起診間親子共讀模式,預防幼兒發展遲緩的效果卓著。 於是陳宥達全力推動ROR走入那瑪夏社區,讓兒童早期素養與兒科醫療照護結合。他先製作衛教單,說服衛生所,在診間設置友善閱讀空間,提供童書,協助家長帶著孩子共讀。他還教家長們:「不是只說書裡的故事給孩子聽,而是要用童書和孩子對話,」醫師也同時可在共讀過程中,對孩子進行發展評估。 來自台灣各地的童書也送到了那瑪夏,陳宥達透過路竹會的伙伴協助募書,獲得熱烈回響,無數的愛心繪本進入偏鄉。他常常親自在診間示範共讀,拿著書一面說故事,一面問孩子「看到什麼?」「接下來會怎樣?」孩子總是專注的看著他、看著書,然後再思考和回答。 「這樣的過程一步步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讓孩子有了改變,他們會說的句子和詞彙愈來愈豐富。」他說,很多時候,孩子豐富的想像力會大爆發,眼神愈來愈亮,回應愈來愈多,甚至指出書中大人看不到的地方,更讓家長和醫護人員驚喜連連。 陳宥達同時深入那瑪夏的社區家庭推廣親子共讀,許多的夜晚,靠著山區的月光帶路,他抱著一本本童書到弱勢家庭向家長宣導,常被人誤會「那個賣童書的推銷員又來了」,他也只是笑一笑,耐心解釋自己的初衷。 他曾在衛生所診間遇過一個三歲小女孩,口語表達和認知能力只有一歲,陳宥達跟著社工家訪後才發現,原來小妹妹的父母遠赴都會地區工作,她和四個兄弟姐妹,全靠阿嬤獨力照顧,阿嬤勉強只能做到「養」,沒有餘力「教」。 看著陳宥達拿出的繪本,不識字的阿嬤指著書封上的貓頭鷹突然說:「有人懷孕了!」進一步溝通後才發現,原來貓頭鷹是當地原住民女性懷孕時的守護神。陳宥達很驚喜,連忙拜託阿嬤,鼓勵她用族語與圖片跟孩子們講一些貓頭鷹守護媽媽和寶寶的傳說。 不久之後,阿嬤帶著小妹妹回到診間,小妹妹已進步到會說完整的句子,阿嬤眼中全是笑意,還問:「有沒有書可以再借我帶回去?」 【陳宥達 小檔案】 陳宥達,臺北醫學大學家醫科主治醫師,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創辦人兼理事長。 彰化長大的陳宥達考上醫學系後的暑假,當家教存錢去非洲馬達加斯加義診,回台後下了「想要解決社會問題,改善弱勢困境」的決心。畢業前夕發現自己罹患甲狀腺癌,感悟生命有限,有意義的事情最好立刻去做,不用在乎利益得失,自此積極投入偏鄉醫療。
長期身處偏鄉,觀察幼兒因父母長期在外工作,家庭功能失常易造成發展遲緩,故創辦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勸募童書並推廣學齡前親子共讀,獲社會廣大響應。 原文出處➡【醫學有故事】 本圖文已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