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金堅 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政府從7月27日起施行適度降級微解封之相關措施,環顧目前世界的疫情變化,每天確診人數仍然沒有減少,在美國截至7月28日,18歲以上的民眾接受疫苗施打至少一劑已達70%,完整二劑亦有60%,但每天確診數持續攀升,而且在麻州有多起群聚感染,其中74%已打完二劑疫苗,雖然死亡率未見上升(死亡者大部分為未接種疫苗者)。
然而確診者的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所以美國重新發布戴口罩令,而將接種對象擴大12至15歲的學童,而且為接種第三劑疫苗預做準備,以及進行12歲以下兒童之第三期臨床試驗;另外以色列成人接種率已高達85%,目前卻因印度變種蔓延而使確診人數亦有上揚,且在青少年(12~16歲)的確診比例明顯升高,所以目前以色列政府已積極對12~19歲青少年進行疫苗施打。 新冠確診者有年輕化趨勢這些月來,在已獲疫苗普遍施打覆蓋率較高的績優國家,如以色列、荷蘭、英國及美國等,其確診病例不減反增,而且有年齡下降的趨勢,近日包括以色列及挪威權威之流行病學家Ran Balicer及Karin magnusson同聲呼籲,對於年輕人罹患印度變種病毒快速增加的嚴重性要格外小心。 而後相繼諸多學者、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專家,分別針對印度變種對於年輕人的感染情形及對病毒傳播期程,及學齡前兒童及青少年如何施打疫苗?如何防疫?都有深入探討與廣泛討論。本人特別收集最近有關變種病毒、校園防疫的醫學期刊,進行整理,將其內容擇要與讀者分享。【推薦閱讀:青少年施打BNT疫苗副作用有哪些?心肌炎怕怕!重症醫提醒「這些」症狀可能出現】
印度變種病毒株的四大特色印度變種病毒株有別於英國變種病毒株所帶來的威脅更大,根據世界生組織的最新統計,全球印度株(Delta / Kappa)佔69%居第一位,其次分別為英國株(Alpha)14%、巴西株(Gamma)6%及哥倫比亞株(B.1.621)2%及秘魯株(Lambda)2%。
占第一位的印度變種株,它有四大特色:(1) 典型症狀改變、(2)傳染趨於年輕化、(3)傳播力變強、(4)增加住院風險,但AZ及BNT疫苗施打可有效降低住院風險,分述如下:(圖一) ❶典型症狀改變:根據Sudre Carole H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所發表醫學期刊指出,感染印度變種株,以ZOE應用程式及英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結果(如表一),以頭痛、喉嚨痛、流鼻水居多,與原始病毒株,及英國病毒株有所不同。【推薦閱讀:印度變異株(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多可怕?Delta病毒症狀、疫苗保護力,一次了解】
❷傳染趨於年輕化:根據Steven Riley等人的研究報告指出,他把英國遭受Delta變種株在4月15日至5月3日及5月20日至6月7日兩期間做比較,印度株之佔比,由7.7%提升至78.3%,而且在年輕人之佔比非常高,相較60歲以上民眾,5至12歲及18~24歲增加5倍,5~49歲增加2.5倍,所以在台灣我們為防患於未然,對年輕的族群,在施打疫苗之策略上,亦要慎重考量(將在本文後段述及)。
❸傳播力變強:此變種病毒株在棘蛋白處有二個關鍵突變:L452R及E484Q,特叫雙突變,L452R可以增加棘蛋白(S蛋白),與人體細胞上ACE2受體的結合力,可以更具傳播力;而且加強病毒的複製,另一個叫E484Q,它可以增加對免疫識別的逃脫,目前研究証實,它比英國變種株的傳播力又增加60%。
另外,在印度變種之子系B1.617-2目前在全球占比最多,另有P681R之變異,可以增加感染者體內病毒量,而且感染後造成病情嚴重度增加(如圖二)。 根據新加坡的研究,在其國家資料庫(2021/1至2021/5)之統計,發現Delta變異株相較Alpha(α)變異株是有較低之Ct值(亦即所帶之病毒量高),而且其較原始株及英國株(α)要恢復(Ct值>30)所需時間較長,共18天(亦即病毒量要消失之時間較長)(如圖三)。
❹會增加住院風險,但AZ及BNT疫苗接種後,可以有效降低住院風險: 根據Ong. Sean Wei Xiang等人的統計,在976位有基因定序之確診個案,其中α(alpha)占189人,β(beta)占178人,δ(delta)占464人,呼吸器使用,I.C.U.入院及死亡率,結果發現Delta變異株最高。AZ及BNT疫苗施打可有效降低住院風險,根據Ross J. Haris等人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2021)發表期刊指出,只要接受一劑AZ或BNT,就可減少40%~50%之家戶傳染,但Bewal之報告指出,對有症狀感染之效益較低,必需要完成二劑施打,其效益才達80%以上(如圖四)。
防疫期間如何開放校園的策略 從國外的研究及相關報導指出,非藥物之公共衛生之介入措施(NPIs)中,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以外,在第三級防疫措施中,把聚會限制在10人以下及學校停課,最能有效控制疫情。
根據華盛頓州衛生局在今年6月30日之疫情報告中指出,其州內校園群聚事件,其中2/3發生於小於20歲之學生校園內,其校園群聚事件從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共有301件有高達1139人受到感染,如果在疫情之下,全部解封進行實體教學,則受到感染的比率相對於部份實體教學為高,而且隨著年級增加風險愈高。
Lessler等人在今年《Science期刊》發表,如果要進行全面實體教學,則要嚴格施行NPIs,特別要在戴口罩、每日症狀篩檢、禁止課外活動等三個項目,一定要嚴加管控,Lessler等人特別列出15項NPIs措施中,如果滿足7項,則實體教學較安全,這些措施與處理方式,也許可以給國內教育當局做參考。
另外Willyard等人,在《Nature期刊》亦指出,如果長期停課,則可能有下列不良的狀況發生:
❶遠距或線上教學成效不彰 ❷家長請假、薪資降低、家庭經濟狀況變差 ❸學生缺少群體活動,人格發展受影響 ❹和家人相處時間長,增加衝突 ❺午餐提供及相關照護較不完整 ❻家庭暴力及性暴力事件發生率增加
在美國目前印度變種病毒肆虐嚴重及學童疫苗施打率較偏低的情況下,在校園裡可以解決的方法如下:
❶全面施行室內配戴口罩之強制措施 ❷教室內維持社交距離 ❸教室內保持空氣流通,改善通風設施 ❹學童加速疫苗施打
此外美國疾病管制署在今年7月9日亦針對幼兒至12歲之學童學校開放調整策略,除了上述規範以外,特別將新冠肺炎感染程度,規劃出傳播等級,包括低(藍燈)、中(黃燈)、中高(橘燈)及高(紅燈)等,均有嚴格的定義與規定(表二)。
另外對相關學生、教職員工有不同間隔的篩檢規範,同時要從事高風險運動、活動或中低風險運動,亦有不同之篩檢規定與頻率,這些規範也可以提供國內政府衛生局做參考,當然下列事項亦建議遵行:
❷室內排隊取餐及飲食保持社交距離 ❸多利用室外飲食空間 ❹針對無完整接種疫苗者,必需考慮風險較低之運動或活動,如活動在室外舉行,避免近距離接觸,限制人數及密度低及活動時間短等。 青少年施打疫苗效力高 有鑑於近月來,印度變種病毒株之感染趨於年輕化,其症狀較輕或無症狀者約占一半左右,但其傳染力強,傳染時程長,所帶病毒量高,容易傳染給年長者、併有慢性病或免疫力不佳的成年人,所以關於兒童或青少年是否需要全面施打疫苗,變成大家關注的焦點。
根據Dr.Freck所主持的臨床試驗,就是專門針對青少年進行設計的試驗,他總共收集12-15歲美國青少年共2260位分為兩組,一組對照組(共1129位),一組為疫苗組(共1131位),結果發現可以預防新冠肺炎成效為100%,而且產生的中和抗體為成人1.75倍,至於不良反應與成人相同。
足証青少年施打BNT疫苗者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保護作用,以色列政府,在第IV期的臨床上市後監測效益報告,亦由Gliman D等人發表於Acta Paediatrica期刊中,特別指出16至18歲的青少年有69%已接受疫苗施打的組別,亦有98%可以預防重症發生及降低住院的比率,亦與成人組幾乎相同,足証到目前為止BNT疫苗是唯一有醫學證據支持的可以在青少年施打的疫苗。(圖五)(欣聞衛福部已於8月3日決定,由鴻海、台積電及慈濟購得的BNT疫苗到貨,將優先給12歲至18歲學生施打)
結語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已轉趨緩,目前已適度降級解封,但由於全球疫情並未稍歇,印度變種病毒仍然持續延燒,確診人數並未減少,我們除了徹底加強境外管制特別嚴防印度(δ)變種病毒入侵外,在國內要繼續執行NPIs防疫措施及加緊疫苗施打,雙管齊下,民眾的社交活動、公共場域的開放、餐館內用及相關經濟來往亦要適度開放,學校的復課與完整教學尤其重要,我們期待九月份新學年度的開始,所有的青少年學子都能安心學習,而且能提供免於恐懼的學習環境。
|
家長擔心校園防疫…張金堅教授談上學防疫8項指引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