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新生兒超音波檢查有必要做嗎?檢查費用與何時做?超音波建議必須篩檢項目

小兒超音波就像健檢,到底要不要做呢?範圍又要做到哪些項目才「物超所值」?兒科醫師告訴妳眉角。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

一個真實的罕見病例:懷孕的準媽咪在國內產檢一小段時間,後來跑去美國待產,要拿美國的身分。生產完、小孩帶回來台灣,已經快要兩個月大,她帶小孩去診所做全身超音波檢查。

檢查後發現,小孩有嚴重的腦部結構異常,右側大腦有一整塊區塊沒有腦組織!轉診後確診為Porencephaly (孔洞腦畸形)。目前雖然沒有臨床症狀,但仍須注意後續發展,是否可能會變成腦性麻痺等症狀,因此必須在神經科醫師那裡定期追蹤。 
小兒超音波小兒超音波操作過程。照片來源-禾馨醫療。

以上案例,是小兒心臟科醫師鄭介程經手的病患。小兒超音波屬於自費項目,媽咪如何兼顧荷包,又保全孩子的健康呢?專訪鄭介程醫師,告訴媽咪們,如何精算。

問:做新生兒超音波的目的是什麼?

鄭介程:超音波的影像隨科技進步而改善,醫師可藉由超音波快速的評估體內臟器,加上其非侵入性的特性,超音波已是許多疾病初步診斷的工具。

有些先天性異常初期不會有症狀,也很難藉由外觀身體評估發現,新生兒自費超音波檢查可提早知道寶寶潛在的問題,提早發現除了能適時追蹤外,也能讓父母有心理準備。

但也要提醒家長,許多小異常並不影響寶寶的健康及發展,如對檢查結果有疑問,務必再跟醫師討論,不要過度焦慮。推薦閱讀:送子名醫報好康 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每胎6次怎麼算?

問:新生兒超音波有健保給付嗎?

鄭介程:當然有,寶寶出生後如有異常症狀,經兒科醫師評估過,如有必要即可安排超音波檢查,但檢查在診所並未全部納入健保給付範圍,父母可視情況選擇自費或轉診至醫院。
嬰兒罕見疾病媽咪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問:什麼樣的對象最好做新生兒自費超音波檢查?

鄭介程:自費檢查本來就是非必要醫療,如經濟許可,家長可自行決定或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接受檢查。

風險較高的族群例如:有特殊疾病的家族史、媽媽沒有規則產檢、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時曾被告知有異常、產前基因檢查有異常、早產、寶寶出生時有非預期狀況、寶寶出生後有外觀異常或臨床不穩定情形、健兒門診評估有生長或發展不理想狀況等。

須強調的是,健康的新生兒自費檢查發現重大異常的機率不高,家長不必糾結於「有沒有」做檢查,相信只要照顧寶寶時多留心及按時回健兒門診(打預防針)評估生長發育,也能適時的發現問題。
孕婦產檢超音波媽咪產檢規則也對小孩健康較有益。

問:新生兒超音波的檢查重點有哪些?

鄭介程:主要是檢查是否有先天性的異常尤其是器官構造異常,常見的檢查部位有腦部、心臟、腹部、腎臟及髖關節,另外還有頸部超音波(斜頸症)和脊椎超音波(隱性脊柱裂)。

家長需要了解,有些疾病(例如:胃幽門阻塞、心肌病變...等)隨成長而出現,無法在新生兒階段篩檢出來,所以當寶寶成長的過程有異狀,仍建議儘早由兒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推薦閱讀:小時候胖,真的就是胖!!專家提點兒童減重3關鍵,別讓孩子陷入三高危機

問:哪個超音波檢查項目您推薦做?

鄭介程:選擇單項檢查時,可依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結果及寶寶的臨床狀況和家族史來考慮優先檢查的部位,如果上述都沒問題,我較推薦髖關節超音波。

新生兒嚴重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生率約為1.5/1000,輕微的發育不良沒有症狀也無疼痛感,故難以早期察覺及給予適當的治療,成年後易導致髖關節發炎變形,甚至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輕微發育不良如無脫臼情形,兒科醫師進行理學檢查時也不易發現異狀,因此才需要超音波的影像幫忙篩檢,只是髖關節超音波檢查需在股骨頭尚未鈣化前(四個月大)操作。

骨科醫師認為髖關節發育不良最好能在六個月大前被診斷出來,因為越早發現,通常治療的方法較簡單,也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醫師_鄭介程
鄭介程
醫師
簡介
•【現任】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心臟科 主治醫師、小禾馨懷寧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
•【經歷】基隆長庚醫院兒童內科主治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學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