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心律不整治療新利器--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

心律不整治療新利器--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_圖1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林亮宇、臺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游治節

心律不整是心臟內的電氣傳導系統出了狀況,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亮宇表示,其症狀包括心悸、喘、頭暈、冒冷汗等和全身無力,但不是每個病人都會出現症狀。

心律不整有不同類型和原因,一般人常有心跳過快或偶爾漏1、2下心跳的情形,然而這種毫無症狀的良性心律不整,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但對於心跳極不規律、過快或過慢的人而言,是非常危險的,需要積極治療。

心律不整最常見是「上心室頻脈」,發生人口約1,000至1,500分之一,台灣大約有1到2萬人有上心室頻脈。林亮宇說,除了用藥物控制外,有時候也需要用電燒的方式才能解決。

傳統電燒手術 輻射暴露量大

然而,傳統的心律不整電燒手術都是利用X光透視心臟,幫助醫師將導管放到正確的地方,進而做出診斷與治療。近年來因311福島事件,人們開始重視輻射暴露造成的癌病變,因此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應用,勢必成為趨勢。

臺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游治節指出,傳統電燒需要搭配X光透視心臟,輻射暴露量約等於拍攝750次胸部X光,而暴露於輻射線可能有誘發細胞突變導致癌症發生的機率,尤其年齡越小的族群受到影響會越大。

國外陸續發展出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主要是採用3D立體定位系統取代X光透視,也適用於孕婦。

達到零輻射目標 也適用於孕婦

她解釋,懷孕婦女有時也會遇到心律不整的問題,發作時,由於考量到腹內胎兒發育,可使用的藥物非常有限,多數狀況僅能不斷忍耐;但因為懷孕致使荷爾蒙的改變,可能產生不斷復發的情形,對孕婦和胎兒造成生命的威脅。

游治節分享,過去就曾經收治一名孕婦,因為心律不整反覆發作,擔心恐危及性命,只能夠讓她穿著鉛衣完成手術,這才改善症狀。如今有了零輻射的電燒治療方法,在懷孕婦女身上執行電燒手術就不再是一個逼不得已的窘境。

3D立體定位系統使用在複雜性心律不整治療已經行之有年,然而應用在單純性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的電燒卻是新的技術。藉由電阻的改變在電腦上定位導管的位置,不需要輻射線暴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透視一樣的效果。

游治節表示,不但減少輻射量,降低病患罹癌風險,在定位上更比傳統X光透視的方式精準,而能提升治療成功率,因此對於單純性心律不整的治療,不啻為一大福音。

她進一步解釋,3D立體定位系統大部分時候可完全取代X光透視,達到零輻射目標,但若病患血管出現變異時,仍必須藉由血管攝影方式將血管走向看清楚。3D立體定位系統雖無法完全取代X光透視的所有功能,至少可以達到低輻射暴露及精準定位,兩者相輔相成,如虎添翼。

至於「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健保是否有給付?游治節說明,目前健保只給付複雜性的心律不整,而一般型心律不整患者須自費,大約是3萬多元,患者可視經濟能力決定是否選用此治療方式。

目前,臺大醫院「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廣泛應用於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心室早期收縮,典型心房撲動的病患,但未來也有機會應用在其他心律不整的地方,提供給心律不整的患者更好的治療選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