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婦產部生殖醫學科教授 王馨世
從初經到停經、從女孩成女人,荷爾蒙在這段人生旅程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當妳進入更年期時,荷爾蒙的狀況能助妳容光煥發,也能讓妳形容枯槁。有言:「女人40一枝花」,這時好好與荷小姐相處,讓妳人生二次青春更加迷人快樂!
女性更年期發生於停經前後(perimenopause, menopausal transition),隨著年紀增長後,卵巢的濾泡逐漸減少,導致卵巢功能退化,到了50歲左右,卵巢的濾泡全部用盡,便無法再製造雌激素,導致體內荷爾蒙缺乏,而出現熱潮紅、心悸、盜汗、失眠、憂鬱、焦慮、易怒、健忘、疲勞…等症狀,稱為更年期症狀。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婦產部生殖醫學科教授王馨世醫師表示,女性停經年齡約在48~52歲,更年期症狀可能於停經前就出現、或停經後才發生,甚至有些婦女在停經後好幾年才出現症狀,但並非所有女性都會產生更年期症狀,依女性本身對荷爾蒙的感受性,而有所不同。有些女性完全沒有感受到更年期症狀,有些則症狀輕微,可能僅數月便消失,有些則可能持續十多年。
更年期的慢性併發症,荷爾蒙來救命!
王馨世教授提醒,除了可見的更年期症狀外,停經後,隨著時間陸續出現的慢性症狀和合併症更是需要被關注的!許多依賴雌激素才能正常運作的器官,會因為停經而缺乏雌激素的保護,隨著年齡增加便逐漸萎縮、與功能退化。
停經後約3至5年,會出現皮膚萎縮、陰道萎縮,造成陰道乾澀、性交疼痛…等難以啟齒告人的問題,接著可能會出現骨盆腔底部鬆弛的相關症狀,例如:子宮膀胱直腸脫出、或尿失禁…等;10年後,則可能因骨質的持續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增加骨折的風險;15至20年後,心臟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增加,如:動脈血管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等。
他解釋,因女性卵巢製造的雌激素能防止動脈硬化、促進心臟血流、減少血管阻力…等。因此,女性停經前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較男性低很多;但停經後,缺乏雌激素的保護,經過15至20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男性一樣,甚至更高。
有嚴重更年期症狀的女性,應適當補充女性荷爾蒙,除了改善更年期急性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促進身心健康外,更可以預防後續慢性合併症的發生,減少對健康的影響。
荷爾蒙療法能救命,也能致命?
王馨世教授指出,造成更年期症狀的原因是缺乏雌激素,所以補充雌激素就能有效緩解與改善。但坊間傳言服用荷爾蒙會增加乳癌發生機率?導致大眾寧願忍受更年期不適,也不願採用荷爾蒙療法治療。
他解釋,此迷思來自於2002年美國女性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所公布的臨床試驗報告,該報告刊登於2002年7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
其重點有二:一是連續服用混合型荷爾蒙(雌激素+黃體素)滿4年以上,每1萬個女性每年增加罹患乳癌8人;二為服用混合型荷爾蒙未滿4年、或無子宮而只用雌激素治療的婦女,並不會增加乳癌發生機率。
荷爾蒙療法這樣做,你可以更安心!
王馨世教授表示,由此結果推論,長期無間斷服用黃體素(滿4年以上)可能是造成乳癌增加的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臨床試驗所使用的黃體素是合成黃體素,與天然黃體素不同。
而什麼是天然黃體素呢?天然黃體素是孕齡婦女的卵巢在排卵後所製造與釋出的黃體素,黃體素是脂溶性,直接口服會受到胃酸破壞,無法有效利用,必須經過特殊的過程包裝成微粒化天然黃體素的膠囊,避開胃酸破壞,到達腸道後才能被吸收利用。
他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分享,不會增加罹患乳癌機率的荷爾蒙療法如下:1.單獨服用雌激素:這只適用於已經切除子宮的女性;2.雌激素+天然黃體素:適用於有子宮的女性。而另有雌激素和天然黃體素的合併製劑,可增加服用方便性。
因為有子宮的女性,子宮內膜如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會造成過度增生,容易誘發子宮內膜癌,為了降低罹癌風險,必須搭配黃體素使用來保護子宮內膜;至於子宮已經切除者,若服用雌激素來改善更年期症狀,則不必給予黃體素。
而雌激素製劑還分為口服劑型、和經皮膚吸收劑型。
口服劑型經吞食進入身體後,會100%進入肝臟,繼而刺激肝臟增加凝血因子的製造,因此會增加深層靜脈血管栓塞的風險;同時,會使血中三酸甘油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經皮膚吸收劑型以凝膠為主,可以直接由皮膚吸收進入血液,之後經由血液循環,再進入肝臟的比率為15%,因此,不會增加凝血因子的製造、與三酸甘油脂的升高。最適合塗抹的部位是含有豐富皮下脂肪的部位,如:肚臍以下的腹部、臀部、或大腿內側,可以幾天換一個部位輪流擦拭。
另有經陰道吸收的乳膏劑型,為低劑量荷爾蒙。使用時塗抹於陰道壁上,可以增強陰道上皮細胞之功能,改善萎縮性陰道炎,減少搔癢、性交疼痛…等。
無論是口服、或經皮膚吸收的雌激素,都由肝臟代謝,因此,肝臟功能不佳者不建議服用雌激素,若服用雌激素期間出現肝臟功能指數上升,則必須停止服用雌激素。
哪些人需要荷爾蒙療法?!
他進一步說明,目前,荷爾蒙療法的治療原則是「有症狀才治療」,無症狀的婦女則無需補充。主要原因是前述美國女性健康倡議(WHI)所公布的臨床試驗報告顯示,女性在連續服用混合型荷爾蒙滿4年以上,罹患乳癌患者略為增加。
但目前已經有很多新的荷爾蒙製劑可以使用,與當初WHI進行之研究所使用的大不相同,不但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還具有能保護心臟、減少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生的機率。
王馨世教授說,唯有發生於40歲以前的「早發性卵巢衰竭」(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患者,就算無任何更年期症狀,也需要給予荷爾蒙治療。「早發性卵巢衰竭」的診斷,須經由間隔一個月以上的兩次抽血檢驗FSH和E2,若兩次都符合卵巢衰竭的數據才能確定診斷。
此類患者正處於生育年齡,卻因為早發性卵巢衰竭,卵巢已經沒有濾泡,因此無法懷孕,雖然可借卵一圓生子夢,但因40歲以前就缺乏雌激素,器官的萎縮、退化、以及長期後遺症,會比50歲才停經的婦女嚴重許多,因此必須給予荷爾蒙治療。但使用的荷爾蒙劑型與50歲以上的婦女所使用的不同,建議給予順序性的荷爾蒙療法,讓患者能順利有月經來潮,直至50歲。若50歲以後,還有更年期症狀或骨質疏鬆而需要繼續服用荷爾蒙者,便調整為停經後婦女所使用的劑型。
進行荷爾蒙療法注意事項?
王馨世教授說,目前荷爾蒙療法的原則是採取最低有效劑量、與個人化治療。因每個人對荷爾蒙的敏感度不同,荷爾蒙療法以能改善症狀的最低劑量為原則,從最低劑量開始嘗試,如無法緩解再調高劑量。治療前,需進行完整的評估檢查。持續治療6~12個月後,若症狀已經完全消失,可以逐漸降低藥量,並考慮停藥。停藥後,若症狀再出現,可以再進行荷爾蒙治療。
王馨世教授強調,除了無更年期症狀的女性不需採用荷爾蒙療法外,患有乳癌、肺癌、子宮癌、心血管疾病、活動性肝臟疾病、靜脈血管栓塞…等婦女,也不建議荷爾蒙療法;對於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若有嚴重更年期症狀,會影響其生活品質者,還是可以給予荷爾蒙療法,但必須定期進行乳房追蹤檢查。
荷爾蒙療法的期限,建議最長進行至60歲為止,因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女性,即使持續使用荷爾蒙,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仍會持續增加,也就是說,荷爾蒙療法對60歲以上女性的心臟血管不再有保護作用。除非患者的更年期症狀是60歲以後才出現,這時,會給予短期(3~6個月)、低劑量的荷爾蒙治療,等症狀消失後即停止用藥。
更年期症候群檢測這樣做!
王馨世教授提醒,如數個月的月經遲遲不來,又有明顯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盜汗、情緒變化等,可進行荷爾蒙檢查做診斷依據,檢測項目如下:
1.抽血檢驗腦下垂體促濾泡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2.雌激素(Estradiol, E2)
若FSH大於40、且E2小於30,即代表卵巢功能衰退,進入停經期。
另可給予小劑量荷爾蒙補充測試,若不適症狀有所改善,表示該患者適合進行荷爾蒙療法。
此外,欲使用荷爾蒙療法患者,務必尋求婦產科醫師檢查肝功能、膽固醇及血脂肪後,再評估該使用何種荷爾蒙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