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SBL首屆灌籃大賽冠軍 璞園籃球隊最強後衛「溪湖」陳世杰 專訪

SBL首屆灌籃大賽冠軍 璞園籃球隊最強後衛「溪湖」陳世杰 專訪_圖1

【台灣運彩支持全民運動保健】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超級籃球聯賽(SBL) 璞園籃球隊後衛 陳世杰 圖片提供/陳世杰、桃園璞園建築籃球隊粉絲團

身為超級籃球聯賽(SBL)首屆灌籃大賽冠軍、聯盟史上最矮MVP (最有價值球員)的「溪湖」陳世杰,為SBL璞園籃球隊當家後衛,同時也是球隊在2015年四度奪冠的大功臣,可說是璞園最重要的後場戰力。

176公分的陳世杰,打從SBL元年就是新浪籃球隊(璞園前身)一員,一直以來都是球隊倚重的後場戰力,也是國家隊常客,曾代表中華台北隊參加過瓊斯盃男籃、男籃亞洲籃球錦標賽,表現極為優異。

SBL首屆灌籃大賽冠軍 璞園籃球隊最強後衛「溪湖」陳世杰 專訪_圖2

陳世杰來自彰化溪湖,他表示,溪湖的籃球風氣盛,因而造就了許多籃球人才。小時候,他受到鄰居影響,將籃球當成運動休閒,就這樣打出心得和興趣;國中時又進入籃球名校溪湖國中,因同儕關係進入校隊,在教練的帶領下,一直都有很不錯的成績。

在某次的校外比賽,因為表現傑出,被挖角進入高中籃球聯賽(HBL),並進入再興中學就讀,持續精進球技。陳世杰回想高中時曾一度想放棄學業,並離開籃球,但在教練的諄諄教誨,仍回校完成了學業與繼續籃球夢。

陳世杰說,畢業那年SBL成立,他順勢也加入了新浪獅,成為職業籃球員。那時因年紀輕、經驗不足,遭遇了無數挫折,在訓練時跟不上步伐,後來藉由循序漸進的鍛鍊,慢慢地調整自己狀態,這才漸入佳境。

許多人對陳世杰的印象是,場上個子最小的球員,但速度奇快、彈性絕佳,不管對手多強大,仍願意不顧一切勇敢挑戰籃框,就算進攻被對手封掉,仍不輕易放棄,持續再次切入,直到出手進籃。

陳世杰的進攻模式與傳統控球後衛不同,他驚人爆發力和速度感,能隨時改變比賽節奏,進而突破對手防線,在切開對手防線,創造極佳的進攻空間,讓自己和隊友都能得到更好的投籃機會。

這也是陳世杰之所以能帶領璞園於SBL四連霸的原因,他的特殊打法與風格,能帶給對手具侵略性的壓力,而成為球隊主要進攻武器,甚至成為球隊的「進攻決策者」,及最有效的「第六人搶分利器」。

詢問他在球場上的致勝秘訣,他說:「一旦上了球場,我根本沒有想太多,只是專注打球,用我習慣的打法去突破,該跳投出手時,我也不會猶豫」。雖如此,陳世杰仍表示,想打好籃球唯有努力上進,他身高不高但只要苦練,一定可以出人頭地,「唯有苦練才有機會,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SBL首屆灌籃大賽冠軍 璞園籃球隊最強後衛「溪湖」陳世杰 專訪_圖3

喜愛SBL的球迷都知道,陳世杰在2016年短暫的轉戰中國CBA,加入福建潯興籃球隊,僅一年就鮭魚返鄉。對他而言,出去外面走一遭,看到許多籃球好手,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因此,更督促自己要勤奮訓練,期盼能增加更多的進攻手段。

從中國返鄉後,他回到最熟悉的璞園,璞園總教練對於溪湖的歸隊,也是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認為以他「雙能衛」打法,能夠解決進攻當機問題,同時讓球隊調度更加靈活。陳世杰的回歸,也助璞園在今年抱回第五座冠軍獎盃,讓橘色彩帶再次揮灑全場。

SBL首屆灌籃大賽冠軍 璞園籃球隊最強後衛「溪湖」陳世杰 專訪_圖4

陳世杰馳騁籃球場20餘年,對於運動傷害一事,如數家珍。他豪氣地說,手指頭吃蘿蔔乾、扭傷都是小菜一碟,不影響比賽,果真是正港男子漢!

但就溪湖的記憶中,最嚴重的傷害有二次。一是在國家隊時,打練習賽時不小心撞到膝蓋,造成膝蓋側邊韌帶第三級撕裂傷,當下就痛到無法行走,但偏偏第二天就要飛韓國移地訓練,最後,去了韓國仍無法上場練習,只好在旁幫忙拍攝()

而這次的傷害雖然數周後就康復了,但很明顯地感覺腿部肌力變弱,蹬腿退的爆發力也不足,之後,花了一年時間做復健,每天1小時進行運動復健,讓傷處恢復正常功能,並鍛鍊肌力保護傷部,很幸運地沒有留下後遺症。

此外,在場上的無數次重摔,也讓旁人怵目驚心。因為「拼命三郎」陳世杰就是不願意放棄每一次的進攻機會,每一次的跳躍抓籃板、彈跳上籃,若對手犯規,或失去平衡,就可能重摔在地。「好在送醫後幸無大礙」,他笑笑地說著。

陳世杰告訴我們,籃球是一個團體運動,場上有5個人可以互相配合照應,並且每位隊友都具備察言觀色之能力,能隨時察覺及補足夥伴的空檔,所以如果賽程中輕微受傷,還可撐一下,不會對於整體表現有太大影響。

他建議熱愛籃球的人,想要打好球,除了精進自身球技,還要注意肌力鍛鍊,與團隊培養默契,及多累積實戰經驗,能有助於提升場上表現。他笑著說,「在訓練時,若能每個環節都能堅持做到做好,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的」。

我想,這也是陳世杰總是能打出令人驚訝好球的原因吧!

SBL首屆灌籃大賽冠軍 璞園籃球隊最強後衛「溪湖」陳世杰 專訪_圖5

【台灣運彩支持全民運動保健】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