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每天動身體 鬆柔梳頭緊繃除

每天動身體 鬆柔梳頭緊繃除_圖1

作者/潘明聰、施文儀 文章出處/摘錄自文經社《簡易八式健康功》

人體的兩大重要經絡系統,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都直接或間接地匯集於頭部,其中足三陽及手三陽主司人體六腑的氣血,都分布在頭部及臉部,任督二脈也皆匯集於此,故古醫書記載:頭為「諸陽之首」、「諸陽所會,百脈相通」。

頭部的重要性

更詳細地說,頭為一身之主宰,在中醫學理中,頭是諸陽所會。足三陽:膀胱經、胃經及膽經從腳掌經背部、腹部,經過頸部、或經頭後,到臉部;手三陽: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從手指經手臂、頸,也均經行臉部;任督二脈均起於會陰,督脈走背部, 任脈走腹部,在身體中線上行,督脈繞經頭頂,經臉部到口腔內上顎門牙齒齦處(齦交穴),任脈則往上至下唇下方之承漿穴,只要舌抵上顎,兩脈相連。這些經脈多在臉部與其他經脈相絡,形成一個綿密的網絡,醫典說百脈相連,名符其實,也怪不得中醫師治療多種疾病,常在頭部下針。

由上述可知,頭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每天刷牙、洗臉、洗頭都有疏理頭部經絡的功能,梳洗完總覺得神清氣爽,但若要有顯著的養生效果,則非梳頭莫屬。

常梳頭能養生

自古以來,古人就有梳頭養生的做法。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也是個按摩養生的大師,他在自傳中就描述許多養生良方,透露出他也把梳頭做為日常生活中的養生之道,他的詩寫道:「羽蟲見月爭翾翻,我亦散髮虛明軒。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蓬根。」自述在月光下梳頭,肌骨甦醒,氣入髮根的情境。另外他的《醫藥雜說》被後人編入《蘇沉良方》一書中寫道:「梳頭百餘下,散髮臥,熟寢至天明。」與上述詩句均可推測蘇東坡有晚上梳頭的養生習慣。

宋人郭尚賢在《清異錄》著作中寫道:「梳頭洗腳長生事,臨臥之時小太平。」《延壽書》上說:「髮多梳,則明目去風,常以一百二十為數。」《諸病源候論》中寫:「千過梳髮,頭不白。」可見,從古代起,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梳頭養生保健的好處。醫學研究也指出,加強對頭皮的摩擦,能有效刺激頭皮末梢的神經和皮下毛細血管,可祛風散濕,預防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中風、頭痛及老年癡呆症等疾病。

梳頭還是梳髮?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提到:「發為血之餘,腎其華在發。」發即是髮,頭髮是「血之餘」,肝藏血,肝血充足,就能供應頭皮血流;腎氣足,頭髮就烏黑亮麗。因此梳頭也是梳髮,兩者一兼二顧,不一不異。

 每天動身體 鬆柔梳頭緊繃除_圖2

每天動身體 鬆柔梳頭緊繃除_圖3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