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訓練寶貝延遲滿足的能力 你可以這樣做!

訓練寶貝延遲滿足的能力 你可以這樣做!_圖1

作者/李雪 文章出處/摘錄自遠流出版《看見孩子的存在,讓愛流動》

心理學研究表明,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獲得成功。所謂「延遲滿足能力」,就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緩眼前的利益滿足。簡單地說,如果規則是不吃掉眼前的一顆糖,兩小時後就可以得到兩顆糖,那麼能等待兩小時的孩子,長大後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可笑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實驗,居然被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育兒專家」拿來當作科學先進的育兒理念,提倡父母故意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須等待的,從而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按照這種邏輯,如果某項研究表明成功的企業家經常能夠為抓住稍縱即逝的商機而連夜工作,那是不是要提倡父母從小訓練孩子整夜不睡覺?

育兒這種事,最忌諱只看到表象就拿來教育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經常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會被滿足。道理很簡單,為什麼大家上公車都爭先恐後,坐飛機卻不會搶?因為公車上晚了就沒有座位了,但坐飛機卻是一人一票,每個人都確定自己會有座位,自然變得文明多了。

因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

嬰兒的饑餓、微笑、哭鬧著尋找母親等情感表達,得到回應越是及時,越是零延遲,長大後越具有延遲滿足能力。因為孩子對世界充滿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表達,並且會被滿足,自然能安心等待最適合的時機。相反,那些幼時需求經常被刻意延遲回應的孩子,很多時候都處在「得不到」的恐懼中,所以眼下有一點好處就會迫不及待地消費掉,而且很容易在父母不及時滿足自己時,

出於「得不到」的恐懼和憤怒,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兌現。網上流傳過這麼一張照片:一位媽媽不同意給兒子買玩具,兒子居然掐住媽媽的喉嚨。這是一個悲劇!從照片上孩子悲憤的眼神中,可以推測他的需求曾經多少次被評判、被否定。

事情本身有必然的等待過程。比如吃蘋果泥,把蘋果搗碎成泥是需要時間的。媽媽可以做的是及時回應、肯定孩子的需要,不刻意拖延。比如孩子要吃巧克力,家裡有,就馬上拿給他;家裡沒有,就及時跟他說:「寶貝想吃巧克力很好,等爸爸下班後帶回來。」如果嬰兒時期經常被及時滿足,通常不到兩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安心等待必要的過程了,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態度平和而且好商量。

父母不是神,即使有充分滿足孩子的意願,也難免有力所不及的時候。比如孩子叫媽媽,媽媽正在上廁所,不能馬上衝出去,這很正常。孩子想要的東西,如果父母確實買不起或者買不到,那只能如實相告,孩子有些失落也很正常。這些挫折是自然而然的,只要父母沒有刻意延遲孩子,孩子遭受一些自然的挫折,有失落、有傷心,但不會留下心理創傷。只有當父母刻意不及時回應,才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因為孩子在心裡內化了一個不願意滿足自己的苛刻客體,這個客體留在孩子心裡,會使得他在今後的生活中總是去主動創造苛刻與被苛刻的關係,投射性地認為別人都不願意滿足自己,自己不配過舒適順暢的生活。

以下是一些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的父母給我的回饋:

我孩子兩歲,逛街的時候說喜歡××,但是價格有點貴,我說如果特別喜歡也可以買,她都會主動說摸摸看看就好。這幾天當當網做活動,我說給她買書和玩具,她說:『我已經有很多書和玩具了,不要買新的了。』被充分滿足的孩子真的可以很平和地面對自己的欲望。

女兒一歲八個月,我一直盡量滿足她。最近去商場,她看到兒童樂園想進去玩。我說這次不行,下次帶她去別的遊樂場玩,她都會說好,走的時候也不哭鬧。

經濟上能承受的,我就會滿足孩子們;如果覺得太貴,也會跟他們解釋清楚。他們都很平和,從來沒有為買東西耍過賴,雖然也會提要求,但即使被拒絕也很容易接受。有時候,他們會兩手一攤,聳聳小肩膀說:『好吧,那就不買吧。』

我的寶寶兩歲兩個月,去超市買東西從不多拿。不久前,她從貨架上拿了一個很大的玩具車,要幾百塊錢,我告訴她:『這個太貴了,媽媽沒帶這麼多錢』,還沒來得及說別的,她就迅速放回貨架,去看別的了。我為她驕傲,也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

相反,若孩子的需要經常被批評、被刻意延遲滿足,他成年後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像填不滿的無底洞,再多的物質也彌補不了愛的空洞;二是壓抑的老好人,不敢為自己爭取利益,該拿的都不敢要,同時也很難拒絕別人,在人際關係中經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虧,積攢一肚子怨氣。

 訓練寶貝延遲滿足的能力 你可以這樣做!_圖2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