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心臟疾病從「口」入?! 醫師籲牙周病變不可輕忽


台灣十大死因的統計排名中,心臟疾病始終居高不下,2012年根據衛生署統計,心臟疾病死亡人數,勇奪國人死亡原因第二名,僅次於惡性腫瘤之下,死亡率更是不斷趨於年輕化,而心臟疾病所帶給民眾的心理恐懼,往往是那無預警、突如其來的病痛發生,總令人措手不及,因此也成為「死亡最迅速」的頭號殺手之一。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但很多人應該很難想像到,原來牙齒也是促使心臟疾病發生的原由之一。近期瑞典有研究顯示,牙齒掉得越多或牙齦越常出血的人,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便越高,因此若是罹患牙周病的民眾,應更加以提防自己成為心臟疾病的危險族群。

如意牙醫診所盧彥丞院長說明,牙周病變確實可能引發心臟疾病,而在實際門診病患中,有些患者也因治療好牙周病,而讓原有的心臟病獲得改善。由此可知,兩者關係相互影響,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罹患牙周病的患者,發生致命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的危險性,比沒有牙周病的人高出一點五至二倍。此種危險性,相當於抽菸、糖尿病和高血壓對於心臟血管疾病的影響。

而口腔中的牙周組織與心臟間的互動關係,主要在於「血液」。對此,盧彥丞醫師解釋,牙周病是由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細菌經由發炎的牙齦、牙髓進入到血液,血液回流至心臟,細菌便附著在心臟瓣膜或心內膜壁上。簡單來說,牙周病的致病因子會作用於血管內,當發炎反應使血管壁細胞增生,造成血管變窄,促成脂肪栓的形成時,會阻塞心臟血管,因此造成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

此外,若牙周組織發炎愈重,細菌愈可能經由咀嚼食物、刷牙等動作,於牙周病區滲入血管中,形成菌血症,而所產生的毒素則會散播到全身各處及心臟等器官血管腔內再循環全身,導致細菌性心內膜炎產生,嚴重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因此盧彥丞醫師提醒民眾,牙周病的基本預防之道,就是維持牙周組織的健康,減少口腔中的細菌,降低牙周組織發炎的程度。除了平時要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清潔習慣,也應定期至專業合格院所做牙齒口腔檢查,以減緩牙周病變速度,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亞洲醫療網-:https://asia-e-medical.com/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