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從了解另一半到扮好父母角色

  第一次當父母的人都會擔心不知自己是否能夠做個好父母,或如何做個好父母。其實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做父母,而大多數的人也都是「被動地」等到寶寶出生後才開始接受自己扮演的照顧者角色,並在嘗試中學習怎麼與孩子相處。不可否認,「父母的辛苦與難為」的確是需要身入其境才得以見真章,但是如何讓自己在遇到親子互動上的困難或挫折,或與另一半和長輩在教養觀念與方式上有所衝突時,能以態度較平和、心境較從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卻是可以靠事前的準備做到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化被動為主動,在孩子出生前,就為「做個好父母——良好的親子教育」打下穩固的基礎。

  認識你的另一半,這個看似與「做個好父母」沒有關係的準備工作,其實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想想,一個充滿負面詮釋的婚姻,怎麼給得起孕育良好親子關係的溫馨、有安全感的環境呢?而且良好的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都是建立在「相互了解」上,所以一個願意花心神了解另一半的人,也一定肯費心了解自己的孩子。

  或許因為教育制度的缺失,讓許多男女在未受到完整的「兩性教育」就步入婚姻,但是婚後還是可以透過閱讀、講座等管道,學習去了解自己以及另一半的思維模式、個性脾氣、表達方式、生活觀、價值觀、教養觀……等各方面的差異,在知識的輔助下坦誠面對與溝通,取得相處的共識,給未來的親子關係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後盾。掌握親子教育的資訊,懷胎十月,準父母可透過各種管道——書籍、講座、廣播節目、報章雜誌等,有系統地吸收親子教育的知識、了解各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尤其是了解孩子屬於生命常態的行為特徵。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具有一些共同的行為特質,這些隱含成長意義的行為特質,不見得都是可以讓父母感到滿意。如果父母不了解,就很可能為孩子貼上「壞孩子」的負面標籤;殊不知孩子不是「故意使壞」,而是在「無心」的自然狀態下,透過這些看似不符合成人道德標準的行為「學習長大」。

  例如:0∼1歲的小嬰兒總是「不如意就哭」。而被心理學家稱之為「暴力份子」的3∼6歲孩子,則會表現得極度自我中心,總愛與大人唱反調或爭論,也喜歡以初能掌握的認知與能力挑戰權威,這種情形等到6歲以後,也就是約小學一、二年級的階段,自然就跨越到一個比較可以溝通、講理的層次。等到再長大一點,進入由不成熟過渡到成熟青春期,又是人生的另一個狂風暴雨期。

  只有「了解」,才能幫助孩子在「不被扭曲」的成長過程中,由動物性過渡到人性,由不成熟到成熟。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寬容與體諒,親子雙方的心情都會舒服些,生活也會快意些,更可以減少無謂的緊張與誤解。

  另外還想提醒準父母的是,關於孩子的成長發展與行為特質,雖然已有部份能被專家所掌握,並為書寫成冊供大眾參考,但是還有很多部份,尤其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個性氣質、成長速度,仍需要父母用心觀察才能得知。

  重新規劃工作重新調配工作時間對未來的親子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照顧者,因為只有了解、尊重、寬容、欣賞孩子的人,才能給孩子一個人格得以健全發展的生活空間,而這個角色非與孩子最親的父母莫屬。所以如果夫妻雙方其中一人能改變工作形態--在家工作,完全由自己來照顧小孩,在照顧之餘也保持相當程度的工作能力與社會接觸。那麼雖然在經濟上吃
緊一點,卻可給孩子一個無憾的童年。

尋找好保母

  既然要自己照顧小孩,為什麼又需要尋找好保母呢?因為陪伴孩子成長很重要,給自己留點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也很重要,父母可以利用這片心情空地自我放鬆、充電。太盡心,跟孩子的屁股跟得太緊,將因長期神經緊繃而充滿火藥味,進而影響與孩子相處的品質。所以父母需要尋找可靠的托嬰中心或保母、親友,每天給自己一、二個小時,把時間還給自己,也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彼此都有機會獨處和看看外面的視野,也讓每一次的親子相處更有品質。

學習紓解壓力

  一個好父母還要懂得紓解自己的壓力,因為壓力超過一定的容忍度就會影響情緒、侵蝕健康、進而降低親子相處的品質——因為你的火藥味已取代了孩子期待中的耐心。
  紓解壓力最好的方法有三:

一、運動: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不健康的身體不僅會成為壓力的來源,還會加重其它壓力造成的負荷。所以每天執行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實踐、可親自消耗能量又具樂趣的運動,例如:上班時少坐公車多走幾步路、捨電梯而爬樓梯、爬山、在家跳游氧舞蹈……等,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二、休閒:當工作時間持續累積到某個時段,工作效率一定會大為衰退;而休閒卻可紓解壓力,使心情愉快,且休息之後的工作也會做得更好、更有效率(據調查有休閒的人是沒有休閒的人的1.7倍)。所以可別把周休二日的美好假日用於加班和補眠之中,現在就學習「放下工作」,定期給自己一個美好的休閒假期,也為將來的親子休閒奠基礎。

三、環境治療:優美的環境會讓人的心情變好。家有花花草草,心中就有花花草草,每天動手親自打點自己的家,給自己、家人和未來的寶寶一個「最沒有壓力」的生活環境。

  歡喜心情,樂在其中「如何做個好父母」是需要學習的。所謂的「好父母」是肯用心觀察孩子成長的「變化多端」,肯誠心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感受,肯真心欣賞「孩子的調皮是因為他長大了」;相反的,「把孩子訓練得好帶、不哭不鬧、很乖」的父母原則,只會扼殺孩子本性、影響其人格的健全發展。對孩子來說,每天都是新的日子,父母不妨抱著「發現新大陸」及「享受人生第二個童年」的心情,觀察、尊重、欣賞孩子的點點滴滴,那麼在為人父母的難為與辛苦中,也才能享受到養育孩子的甘甜。

口述:游乾桂(全家聯合診所臨床兒童心理師)
採訪整理:吳亭瑤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