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醫籲:「冰、藥、熱、醫」 正確緩解瘀青、血腫!

孩子的瘀青,您輕忽了嗎?體育署統計,7成5的國小學童每周運動超過3次;棒球、足球、騎單車、躲避球、賽跑、跆拳道...都深受國小學童喜愛,卻也是容易造成「瘀青、血腫」的運動項目!最新一份調查發現,超過1/3國小學童月月瘀青,推估有40萬的小學生每月瘀青上身3!然而,卻有近6成家長不清楚如何處理、或使用錯誤方式處理瘀青、血腫!高雄長庚骨科系運動醫學科周文毅主任提醒,錯誤處理恐使患部更加腫脹、惡化發炎,甚至演變為慢性運動傷害,影響孩童活動力!瘀青、血腫應遵循「冰、藥、熱、醫」的步驟正確照護,除了冰敷與熱敷,可評估輔助使用含MPS(黏多醣)成份的瘀青血腫藥,可消炎減少疼痛、腫脹,促進加快復原速度!

近5成曾嚴重血腫、其中7成逾兩週才消退,未處理當心慢性疼痛!

每天運動1小時可有助於提升學習專注力,但隨著運動頻次的提高,運動傷害的危機也可能找上門!調查發現,超過1/3國小學童每個月都有瘀青報到,更有近5成曾因運動產生嚴重瘀青血腫(48%),亦有近7成的嚴重血腫至少長達兩週以上才消退(68%),也有3成4孩童因為瘀青血腫而影響到行動力,反而影響學習專注力!

高雄長庚骨科系運動醫學科周文毅主任表示:「運動傷害有相當多種型態,常見的有鈍傷、挫傷、肌肉拉傷跟關節扭傷,這些都容易產生瘀青、血腫的現象。由於外力碰撞造成了微血管破裂,使得血液外滲到血管外,此時血小板發揮凝結功能開始瘀積,就形成了瘀青,若瘀青較為嚴重,有皮下的出血腫脹,就是血腫。而外力的碰撞也容易讓組織受傷而發炎,如果不好好處理,卻又持續運動,不僅疼痛時間會拉長,也會讓患部一直處在受傷狀態,影響活動力。」

近6成家長不知如何處理! 恐影響活動力!

根據調查,國小學童最容易出現瘀青血腫的運動依序為:棒壘球、跆拳道、籃球、腳踏車、直排輪、跑步、躲避球、足球等項目,而膝蓋(76%)及手部(64%,包含手臂、手肘、手掌)是最常出現瘀青的部位,這些部位的傷害常連帶影響韌帶,也與肢體延展性相關。

周文毅主任表示:「倘若是關節韌帶扭傷沒有好好處理、癒合不完全,早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可能提前報到;如果挫傷未完全復原,也可能發生組織沾粘現象,影響到肌肉延展性,演變成慢性疼痛!提醒家長在孩童運動前要做好熱身及防護準備,若發生瘀青血腫,則要積極處理!」

然而,調查卻發現有近6成家長搞不清楚如何處理瘀青、甚至錯誤處理瘀青,例如用手搓揉、熱敷、滾雞蛋等,但這都是錯誤的處理方式!周文毅主任表示:「先用手推揉或先熱敷會使患處的血管破裂更嚴重,反而造成受傷部位更嚴重的傷害,加重發炎情形,使得瘀青血腫的問題需要更長的恢復期!」

掌握「冰、藥、熱、醫」正確處理步驟,加速緩解血腫、瘀青!

如何正確處理瘀青、血腫?周文毅主任建議,瘀青、血腫應遵循「冰、藥、熱、醫」的處理步驟,其中受傷後除了冰敷外,也建議可考慮搭配使用瘀青血腫藥膏,例如醫界長期使用的MPS(黏多醣)成份瘀青血腫藥膏,可直接深入瘀青腫脹處,解除瘀血腫脹,加速復原。

正確的瘀青處理步驟如下:

一、冰:一般來說瘀青血腫發生的3天內先冰敷,使局部的血管收縮,減少受傷的組織腫脹。

二、藥:再擦瘀青藥雙重治療,加速緩解瘀青、血腫。若受傷程度較嚴重應立即就醫,並與醫師討論使用瘀青藥緩解傷勢。

三、熱:通常3天後開始熱敷、輕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代謝殘餘血塊。

四、醫:若瘀青血腫長久未消退,應就醫檢查是否已傷及深層組織或骨頭,或有其他疾病。

棒球國家代表隊隊長 楊岱均,分享瘀青血腫正確照護秘訣

連續擔任光州世大運與棒球亞錦賽的台灣隊長楊岱均,在2016年也即將擔任U23棒球世界盃及世大運培訓隊隊長,從小就投入棒球運動的他表示,瘀青血腫對棒球選手十分常見,雖然防護員會在第一時間協助冰敷,但受傷部位腫痛不適,難免會有影響,例如可能會因此不敢滑壘、撲壘,受傷部位疼痛也可能因此不敢碰撞、移動,他曾多次被觸身球擊中,造成手臂瘀青血腫,雖然不在乎美觀,但後續練習時只要碰到就會痛,無法專心,不能維持平常水準!

楊岱均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加速消除瘀青血腫,會適時冰敷搭配用藥,把自己狀態準備好,才能在球場上發揮最佳實力,台灣的少棒發展十分蓬勃,他也提醒小朋友們在運動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準備,而遇到瘀青、血腫問題時,也一定要按照「冰、藥、熱、醫」方式處理,才能健康快樂地投入喜愛的運動!

本文作者:高雄長庚骨科系運動醫學科周文毅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