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淺談兒童保護

小B國二,是個被安置的個案,很靦腆的一個大孩子,初初見到我時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不是很友善的樣子。他的兩隻手臂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看來已經癒合的傷口,我明知故問的問他怎麼回事,果不然,他說那是打架留下的…,其實吸引我注意的,是左手靠見手腕的手臂上已不太清晰的小小疤痕,我指指那裡問他:“這裡勒??”,“就在家裡無聊自己割的啊”,他有些驚訝卻還故做鎮定、一派輕鬆的說著。之後的整個衡鑑過程他非常合作,即便已經精神不濟也沒跟我耍“大哥”的派頭(假日回家他可是一天到晚忙著去“支援”勒…),後來發現他笑起來時會露出兩顆小小的虎牙,很可愛,而對於他自己的被安置則很是輕描淡寫,只告訴我是因為從國一開始就不去上學,因為中輟才被安置的。翻閱了一下病歷,說實話上面所提供的資訊並不多,家族圖顯示他排行老二,有四個兄弟姊妹,而重要的是他有個酗酒的爸爸,有暴力行為……。

隨著社會及家庭環境結構之改變,家庭的照顧功能逐漸縮小,有些家長在回應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需要上力有未逮,不僅未能給予孩子適當的照顧,更將孩子視為個人財產,恣意管教責打,危害了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福祉。

近二年來,更有許多攜子自殺的案例,探究此類案件發生原因,多數伴隨著父母失業、離婚、酗酒、吸毒、或患有精神疾病等危機事件,父母不勝壓力負荷,轉向子女施暴發洩,無辜的孩子變成父母的出氣筒;高風險家庭中更有近三成的家庭其成員有藥酒癮問題極待戒治,故經濟壓力、婚姻失和、藥酒癮濫用及精神疾病問題已成為家庭失能之高危險因子;這些弱勢家庭的支持系統相當薄弱,面臨危機事件時缺乏內在及外在資源,父母或照顧者極易因為無法忍受壓力因而轉向子女施暴發洩或攜童自殺。

受虐與被疏忽會導致孩子內在有嚴重的衝突及人際問題,並且易有行動外化行為以及學業成就低落之表現。針對此問題,心理治療則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讓孩子依照自己步調,發展出妥善適當機制的必要模式。

關於他的自傷或是出去支援,在他離開前我對他說:“無論如何,我不希望別人受傷,我也不希望你受傷…”,他對我點點頭、露出了淺淺的微笑……。
本文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精神科 李季樺 臨床心理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