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另名骨性關節炎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它是一種進行性發炎反應引起骨關節磨損的臨床綜合症狀,由於關節腔中缺少了粘性的滑液(關節液),導致原本應該充當骨關節中作為軟?的軟骨不正常磨擦,造成破壞與退化。當軟骨退化後,便保護不了骨頭表面,使退化的關節更加痛苦。因為痛苦所以自然減少了運動,而那裡的肌肉也就慢慢萎縮,並且韌帶也會變得更加鬆馳。

退化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天敵,幾乎每個人只要活的夠久就有機會遇上它。退化性關節炎最初出現的症狀是「酸」、「痛」,從最初的微痛到最後連休息都無法緩解的劇痛,代表著關節磨損程度的進程。

退化性關節炎從X-光可以看到骨贅的增生,也就是俗稱的骨刺。實際上,骨刺的形成是人體的保護機制,它是為了頂住往一邊不斷傾斜的骨頭而增生的補強措施,但是往往無法補強,反而刺激到周邊的軟組織,而造成疼痛。

受到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的就是膝退化性關節炎,通常兩側都會發生,但病變程度並不一定一樣。較早期的症狀包括膝部酸痛無力,膕窩處硬緊不靈活,蹲下後不易站起來,偶爾伴有膝關節囊積水或是膕窩部腱鞘囊腫。症狀加重時,則出現內側膝關面疼痛,痛會向上牽連引起腰酸背痛,向下蔓延引起小腿腹肚疼痛或踝痛,蹲下因疼痛而有困難,股四頭肌逐漸萎縮,膝關節漸形成內翻型為最常見,無法走遠路,夜裏睡覺時膝部會酸痛。更厲害的退化性關節炎,則疼痛加劇,可見變形更明顯,膝部有屈曲攣縮不能完全伸直,關節活動有摩擦聲,步態左右搖擺,需要扶手幫忙。

大部分受到侵犯的關節,並不會有紅、熱的情形,但可能有關節積液的產生。膝退化性關節炎之治療,首重,對引發病因之瞭解和對關節內部狀況之評估。如同一台機器開始使用可能定期保養即可使用一定年限後可能就需要加強保養也要減少工作時間(非手術治療)到最後不堪使用時只好再換一抬機器(人工關節置換)非藥物的處置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最重要的步驟,包括病患的衛教、溫度的調節、適度的運動、減重、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減少膝關節的負擔。關節若受傷,第一要務就是休息,只有在休息狀態,才能加速傷害處的修補及痊癒。

物理治療方面,教導病患進行有氧運動及肌肉伸展的運動,尤其是膝關節處的四頭肌,以維持關節的柔軟度,增進肌肉的力量與協調控制,可以放鬆緊張肌肉,降低對關節的不當壓力,達到保護關節的目的,也可避免過度不動造成肌肉萎縮。按摩與推拿可放鬆周遭緊張攣縮的軟組織;電療、水療、局部的熱敷(慢性期或關節有紅腫時)或冰敷(急性期時)則有助於緩解疼痛與其他症狀。藥物治療的目標在於疼痛的緩解,也有關節修補的藥物逐漸被採用。

對於沒有明顯發炎的輕微疼痛,可以先從普拿疼開始治療。如果效果不佳或臨床上有發炎現象,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製劑。病患若有肌肉痙攣的表現,肌肉鬆弛劑也會有幫助。除此之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也有助於症狀的改善,但長期使用會造成軟骨的傷害,或引發關節感染。因此,針對單一關節的注射,一年最好不要超過四次。至於全身性的類固醇,則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沒有任何益處。  

此外,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已經被證實可以改善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在日本已使用一段時間了。它可以增加關節液的黏綢度和關節潤滑作用,可分為每隔一個星期注射,需注射3~5次的劑型,一般認為打3次的高分子量製劑效果較好,現健保已有此類劑型的給付。

鴉片類的止痛劑則僅僅使用在十分嚴重的病患身上。目前歐洲與北美有人主張葡萄糖胺跟軟骨膠對退化性膝關節有益處。且安全性更高,較不會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潰瘍、肝腎功能受損、過敏反應等副作用。雖然如此,美國醫師對於葡萄糖胺的使用仍然採取較為保留的態度,希望等到更大規模的臨床實驗再下定論。

當保守療法無法解決關節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及變形之下,才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有三種方式:

● 前期可考慮「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就像幫關節大掃除,透過關節鏡及電動抽吸刀片,清除發炎組織、移除不正常的摩擦,再微調軟骨間鬆緊度進行碎塊的移除、半月軟骨的修補或是軟骨的修整;患者只要採半身麻醉,住院1~2晚就可以恢復行動,透過關節鏡手術或關節灌洗術。對於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特別是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的效果都不佳,可提供一些幫忙,增加關節使用年限。

● 對於較年輕的病患(<60歲),在膝關節或髖關節處排列不平整,可以考慮脛骨高位切骨矯正術。這種手術的做法,是將脛骨上端切斷,使切斷下方的脛骨向外翻,使力學軸回到正常的位置,再施以內固定使斷骨癒合。這種手術並不傷及關節本身,手術簡單,效果也不錯。

● 當嘗試過所有的方法,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關節疼痛厲害或嚴重變形,使得病患的日常生活受到了限制,可以考慮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新型的人工關節術後不用很複雜冗長的復健就能有絕佳的彎曲度且可以緩解疼痛。如果沒有併發症,從關節置換後,預期可以持續8~15年。如果採用超耐磨關節墊片則使用年限更可延長至20~25年。目前由於其療效的穩定,已逐漸為更多數的病人所接受。
本文作者:仁愛醫院骨科 殷南薰 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