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淺談兒童夜尿症

所謂兒童夜尿症就是一般兒童於睡覺時,尿液若會不由自主的排泄出來,就稱為夜間遺尿(夜尿症)。大多數的孩子,大約在1歲半至3歲時,就開始學習控制小便,隨著年齡的增加尿床的次數會逐漸減少,這些尿床兒每年大約有15%∼20%的孩子會自然痊癒,膀胱控制會日益進步,到了學齡前一般膀胱功能應發育完全。若兒童已超過五歲仍時常會發生尿床,則符合夜尿症的診斷,家長應考慮進一步帶小孩就診,排除其他泌尿系統疾病。

一般造成兒童尿床的原因有三種情況:第一是睡太熟, 尿床兒不像成人於睡覺時大腦能感受到膀胱漲尿的刺激,而使人產生急尿感去尿尿;第二是夜間多尿症, 因為夜間尿液製造量過多造成尿床。有些孩子可能是睡前水喝過多或中樞神經夜間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足,造成夜間多尿症而造成尿床;第三是夜間膀胱容積太小,睡眠時尿液累積超過夜間容量則憋不住而尿床。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尿床是會遺傳的,如果父母之中有一位小時候是尿床兒,則其小孩有50%的機會成為尿床兒,至於父母雙方小時候都有尿床經驗,則他們的孩子有高達75%的機會成為尿床兒。而孩子曾經停止尿床超過半年以上,然後又再發生尿床的現象,這通常是可以找到特別的原因:如泌尿道感染、脊柱裂、糖尿病、癲癇、便秘、感冒、扁桃腺發炎、蟯蟲等都有可能會造成尿床。少部分是因家中有新生兒誕生,使得較大的孩子藉著退化至嬰兒的尿床行為,來重獲父母的愛憐,或因父母不和等精神因素,使得孩子藉著尿床來向成人世界抗議。

在診斷及治療上做好”夜間排尿日記”是很重要的,通過此日記可以瞭解到是否跟睡前喝水量過多有關,以及可更進一步知到夜間排尿量多寡(是否為夜間多尿或夜間膀胱容量過小),可進一步讓醫師做為診斷的參考及治療後追蹤指標。另外兒童本身也要養成每日上大號的習慣,有高達約30%的兒童會因長期便祕而造成夜間尿床,所以父母平日應鼓勵小孩多吃蔬果避免便祕。除了養成上大號的習慣外,小孩也應適當喝水並養成固定時間小便的習慣,建議約二小時就應上一次廁所,來達到膀胱訓練的效果。此外應儘量避免於夜間食用碳酸飲料、霜淇淋、巧克力等利尿或誘發口渴的食品。

治療上須遵從醫師建議,可考慮藥物治療,常用藥如Imipramine可抑制尿意對腦部的刺激進而減少尿床。但是此藥若被幼兒大量誤食,將造成生命危險,一定要小心保存。另外一種藥Desmopressin(DDAVP),是一種抗利尿激素,在睡前使用,可以有效的減少夜間尿量。
本文作者:仁愛醫院泌尿科 劉緯陽 主治醫師、護理部 何金花 臨床技術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