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用對中藥材 安心「補冬」

秋冬交替時,只要冷氣團一發威,氣溫立刻下探10多度,讓人忍不住想要吃一鍋熱騰騰的藥膳來「補冬」,此時最常使用的各種中藥材,一般人光看外觀難以分辨其真偽與品質優劣。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自民國89年起,即著力於原形中藥材之鑑識檢驗,且為善盡用藥安全把關責任,中藥廠向衛生福利部申請藥品查驗登記時,須附上完整的中藥材以辨明真偽。 

台灣使用的中藥材產地多來自於中國大陸,有時因藥材貨源不足、飲食習慣差異、商人疏未注意、圖謀私利以偽劣品冒充等因素,使得部分種類不同、炮製法有誤、非藥用部位過多或含量不足的藥材流通市面。 

過去15年來,食藥署每年都會檢出誤用混用中藥材的案例,常發生誤混用21項可
分為:

(一)品種誤用:紅花、防己、海桐皮、木通、沙苑蒺藜、南鶴虱、川貝母、穀精草、青蒿、石斛、枳實、黃耆。

(二)炮製法有誤:乾薑、連鬚葉蔥、蔥白。

(三)藥用部位有誤:黃水茄。

(四)非藥用部位過多:蒲黃、花椒、地骨皮、柴胡。

(五)含量不足:沉香。 

有鑑於此,食藥署已出版「易混淆及誤用藥材之鑑別圖鑑(Ⅰ)、(Ⅱ)」,並舉辦多場「易混淆及誤用中藥材研習會」,在加強宣導推廣之下,中藥廠送驗藥材之誤用混用情形已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食藥署也將持續提升中藥材的鑑別與檢驗能力,對市售中藥製劑產品嚴格把關。「中藥」顧名思義在本質上是「藥」,進補也應該由醫事人員建議後使用,才能真正達到「藥求安全,食在放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