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長期眼澀口乾,當心罹患乾燥症

60歲的張女士去年五月開始,便感到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一直以為是得了老花眼,後來又出現嚴重咳嗽的症狀,晚上甚至咳到無法睡覺,半年來,每天大量喝水至少3000cc、服用感冒藥都無法改善,到台北慈濟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自體免疫失調引起的「乾燥症」。風濕免疫科陳政宏主任開予唾液刺激藥物和免疫調節劑後,症狀已獲得控制。陳主任表示,乾燥症是一種慢性免疫疾病,患者不易自我察覺,而且需要長期追蹤治療。


張女士去年十一月到台北慈院風濕免疫科就診,陳政宏主任安排她測試淚腺和唾液腺,發現張女士罹患了乾燥症,開立唾液刺激藥物和免疫調節劑,並建議分次少量喝水,適度使用人工唾液和人工淚液,終於逐漸改善症狀。陳主任指出,乾燥症又稱為「修格連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全世界的發生率約為0.1∼0.4%,台灣大約有9萬多名患者,陳主任門診每月平均新增8∼10名患者。此病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婦女,男女比例為1:9,具遺傳性,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或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也容易合併乾燥症。

由於免疫系統失調,患者的淚腺、唾液腺功能受損,容易有眼睛乾澀、異物感、結膜發紅類似角膜炎的情況;口腔部分除了乾燥之外,喉嚨也會有異物感、吞嚥困難。患者因為頻繁喝水、上廁所,長期睡眠不足,服用安眠藥或抗過敏藥都會有口乾舌燥的副作用,形成惡性循環。乾燥症看起來不嚴重,但若不積極治療,將逐漸影響其他器官,造成肺纖維化、血管炎、腎小管酸血症及神經病變等,少部份患者會合併甲狀腺瘤、淋巴瘤或其他器官的腫瘤,需要多加小心。

乾燥症患者不易自我察覺,許多患者剛開始是因眼睛乾澀求診眼科;缺乏口水造成蛀牙、牙周病求診牙科;或是有周邊關節疼痛,最後才輾轉確診為乾燥症。陳主任提醒民眾,若眼澀口乾的症狀超過三個月,應盡早就醫檢查;而乾燥症患者一定要長期追蹤、定時服藥,才能穩定病情。
本文作者: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 陳政宏 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