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心導管檢查前後注意事項

一、目的:
1.測量心臟各腔室壓力、氧氣濃度。
2.了解心臟收縮力、瓣膜有無狹窄或逆流、冠狀動脈有無狹窄或阻塞。
3.可協助疾病診斷,並作為判斷是否進一步做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依據。

二、適應症:
1.典型心絞痛
2.不明原因的胸痛
3.心肌梗塞
4.部份心律不整
5.先天性心臟病

三、部位選擇
1.右或左腹股溝(又稱鼠蹊部或台語俗稱”界邊 ”)
2.由手部進行。(少部分)

四、檢查前準備:
1.填寫說明書及檢查/治療同意書。
2.由腹股溝執行手術者需做皮膚準備。
3.了解個案過敏史。
4.抽血及凝血機轉檢查。
5.檢查前需禁食。
6.由腹股溝執行手術者於檢查前需插導尿管。
7.檢查當日家屬親友需陪伴至心導管室。

五、檢查步驟:
1.在導管室消毒皮膚→施行手術部位局部麻醉→置放1條塑膠導管,此時會有局部脹痛或酸麻的感覺。
2.透過監視器下,由此塑膠導管內再放置1條細長的導管穿入至心臟之冠狀動脈。
3.注射顯影劑→進行不同角度左心室及冠狀動脈血管攝影。
4.拔出導管→覆蓋敷料加壓止血→手術完成送回病房或加護病房。

六、檢查後注意事項:
1.護理人員會密切監測生命象徵(血壓、脈搏、呼吸),並監測傷口有無出血、血腫。
2.比較不同止血法的照護方式: 
(1)加壓器或砂袋:臥床時間6小時 
(2)縫合法:臥床時間2小時 
(3)手部直接加壓止血法:臥床時間2小時 
◎◎任何止血法下床時機都應由醫護人員評估
3.臥床期間,可請護理人員協助翻身。注意:患側腳不可彎曲,可左右移動。
4.由腹股溝施行手術者,下床時,先以手加壓傷口部位再下床活動。
5.注意出血傾向:(傷口發熱、黏濕感)。
6.鼓勵患肢做足背關節運動,以利循環。
7.若無特殊禁忌(如第三級以上的心衰竭或末期腎病變),術後建議飲水量2000㏄以上,以利顯影劑排出,並注意有無血尿情形及尿量。
8.留置導尿管,視病患情況再決定導尿管拔除時間。
9.病患下床活動時勿做腹壓上升的動作,如:用力解便、解尿或咳嗽。
10.若有發生下列情況,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傷口滲濕、黏濕、出血、傷口腫塊、傷口疼痛、解血尿。

七、檢查後可能發生的反應:
1.迷走神經反應,如:哈欠連連、頭暈、胸悶、噁心盜汗、意識模糊。
2.碘劑輕微反應,如:發熱、噁心、皮膚發癢發紅。
3.導管脫落或拔管後延遲性出血
4.胸痛

◎若發生以上反應,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八、返家後注意事項
1.返家當天,於洗澡時即可將OK Band移除,不須再換藥。
2.一週內勿提重物、勿抱小孩走動、咳嗽或解便時須加壓傷口。
3.若有傷口出血、硬塊、血腫應立即徒手加壓穿刺點上方1.5公分(約兩橫指幅)脈搏跳動處至止血為止,且立即就醫。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衛教護理師趙美施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