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鼻咽癌放射治療後的照顧

鼻咽癌是鼻咽腔產生的惡性腫瘤,是頭頸部癌症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鼻咽腔位於口腔的上端以及鼻子的正後方之間的區域。鼻咽癌的年齡分布極廣,好發年齡在40至50歲間,男性罹病的比率高於女性。鼻咽癌並不是絕症,是一種可以控制及治癒的癌症。大部分的鼻咽癌多屬於未分化鱗狀細胞癌,所以對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的反應良好,治療效果不亞於手術。

早期接受治療的治癒率可達90%以上,中晚期的病人接受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可增加治癒率、減少轉移率或減慢病程的進展。

接受放射線治療的患者,初期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倦怠等不適症狀,這樣的症狀數天後即會改善。放射線治療兩星期左右,頭頸部照射部位的皮膚會出現乾躁、紅腫的皮膚炎,口腔口水分泌減少,易出現食物吞嚥困難,並導致蛀牙或牙周病的發生,口腔黏膜會出現發紅、灼痛等狀況,這些情況會隨放射線照射療程進行而加劇,但治療結束後即可改善。

放射線治療期間,透過適當的自我照顧,能減輕治療所帶來的不適,以下的照護注意事項提供您做參考:

1.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採少量多餐方式,鼓勵自己儘量多吃,不必忌口,維持體重,增加抵抗力。

2.隨時多補充水分,保持口腔的濕潤。

3.吃東西後,用淡鹽水或漱口水漱口。

4.刷牙時使用軟毛牙刷,刷牙時務必要小心,可使用牙線清除牙間食物碎屑,保持口腔衛生。

5.耳鼻部若有分泌物或聽力減退,應請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及治療。

6.聲帶腫脹、聲音沙啞,宜減少說話,多做蒸氣吸入,加速腫脹的消失及痰液的排出。

7.放射線照射部位的皮膚,要盡量保持乾躁,不可使用肥皂、塗抹乳液或其他刺激性物質清洗、塗擦。

8.皮膚如出現變黑、脫皮、發癢時,請勿用指甲抓癢或勉強撕去變黑的皮膚,宜耐心等候自然脫落。

9.盡量避免日曬,外出時可使用帽子或撐傘遮陽。

10.衣物選擇寬鬆質軟,避免粗糙衣物磨擦、壓迫治療部位的皮膚。

11.頭頸部放射線照射的記號,不可任意抹掉,如出現模糊不清請勿擅加描畫,應與醫師或放射線治療師連絡,重新定位劃線。

12.治療期間常做張口運動及頸部柔軟運動,以防壓牙關緊閉導致張口不足,頸部僵硬。

一般治療結束後5年內無復發或轉移現象,大都表示已治癒了,少數病人可能復發,所以請依照規定日期,至耳鼻喉科及放射線治療科,接受定期追蹤及檢查。

(參考資料: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