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三伏貼》如何防治過敏性疾病「民國104年的三伏日為:7月13日(星期一)、7月23日(星期四)、8月12日(星期三)」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源於清朝的中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三伏天」)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敷貼的膏藥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後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

三伏天是以農曆推算,於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十天後)為中伏,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均為一年內最炎熱的日子,人體陽氣最為旺盛,今年民國104年(2015)的三伏日為:7月13日(星期一)、7月23日(星期四)、8月12日(星期三)。進行三伏天灸時會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如生薑、白芥子、麝香、細辛,敷貼於特定的身體穴位上,可防治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

以上疾病可趁著夏天症狀較輕,利用夏天較熱,陽氣較盛的優勢來治療。因台灣 7、8、9月天天都是陽氣較盛的天氣,所以在台灣做『三伏貼』,可選擇 7、8、9月的日子中任選三次,連續貼三年。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的一種特殊療法 ; 而《三伏貼》是利用《穴位敷貼》的一種治療方式。所謂《冬病》就是好發於冬天的疾病,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而《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時機,進行身體的調治,可以預防冬季舊疾復發 ,或減輕疾病的症狀。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也是調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中醫所謂《春夏養 陽》,人體虛弱的陽氣在夏季調養恢復之後,到冬天時抗病能力就會增強,這就是《冬病夏治》的原理。

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依照古籍,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 也就是所謂的《初伏 、中伏、末伏》。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今年民國104年(2015)三伏貼日期為國曆7/13(星期一)、7/23(星期四)、8/12(星期三)做『三伏貼』療法,一伏為10日,原則上治療為第一天,但台灣夏日炎熱故三伏貼每一次在每一伏的10日皆可治療。可以達到「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如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另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反覆感冒、體質偏陽虛者等,是受遺傳體質、外在環境與自體免役系统等因素所影響的疾病也可防治。尤其氣喘近20年間的盛行率成長10倍之多。

一、『三伏貼』的適用對象
『三伏貼』的適用對象以過敏性疾病為主,如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另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反覆感冒、體質偏陽虛者也在『三伏貼』治療中。

二、『三伏貼』的使用藥材
『三伏貼』使用的藥材包括甘逐、白芥子、細辛、延胡索、丁香、薄荷……等(另有用麝香、半夏、木香、肉桂、小茴香),具有逐痰利氣、辛溫香竄的藥物為主要組成等。

三、『三伏貼』的敷貼穴位
穴位貼的位置在於大椎、定喘、大杼、風門、肺俞、膏肓、心俞、膈俞、脾俞、厥陰俞、腎俞等穴位,三次敷貼當中以上穴位輪流使用敷貼,每次約敷貼 3 ~7 個穴位。

四、『三伏貼』的敷貼方法
方法是將中藥(甘逐、白芥子、細辛、延胡索、丁香、薄荷……等)研成粉末,調入薑汁做成藥餅小顆粒,敷貼於上述(大椎、定喘、大杼、風門、肺俞、膏肓、心俞、膈俞、脾俞、厥陰俞、腎俞)等背部的穴位上,透過皮膚的吸收,對穴位產生化學性、熱性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達到清宣肺氣、止咳平喘、治療皮膚搔癢的作用。藉由經絡傳到臟腑,達到治療與預防的效果。

五、『三伏貼』的使用禁忌
使用禁忌為:孕婦、2歲以下的兒童、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心臟病、高血壓、重度肺氣腫、肺結核)、急性感冒、疾病發作期(如:發燒、咽喉痛、扁桃腺發炎)的患者,以及敷貼穴(頸背部)皮膚易過敏(短時間敷貼即會皮膚起藥疹者)及有破損者。

六、『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1.若皮膚出現過敏反應例如皮膚搔癢難忍,皮膚起水泡等,需立即取下藥餅。

2.正在敷貼時,切勿游泳,也勿流汗太多,以免沾濕藥餅。

3.飲食必須清淡,勿食冰飲飲品、生冷食物、發物(蕎麥、苜蓿芽、黃豆芽、雞頭、鴨頭、鵝頭、豬頭)及菸酒。

4.如能配合內服中藥調理體質,療效更佳!

5.貼藥當天請勿用肥皂、沐浴乳清洗,用清水卽可。

6.治療貼藥當天忌吃冰冷食物、少進有冷氣空調的房間。

七、『三伏貼』的敷貼日期
★初伏日:民國104年07月13日(星期一) ~ 07月22日
★中伏日:民國104年07月23日(星期四) ~ 08月01日
★末伏日:民國104年08月12日(星期三) ~ 08月21日
以上初伏、中伏、末伏 各敷貼一次,共敷貼三次才算完成。

★加強貼 : 民國104年08月02日~ 08月11日
★加強貼 : 民國104年08月22日~ 08月31日
★加強貼 : 民國104年09月01日~ 09月10日
★加強貼 : 民國104年09月11日~ 09月20日

*三伏日前後一個月內 7.8.9 月皆為有效《敷貼日期》
因台灣 7、8、9月天天都是陽氣較盛的天氣,所以在台灣做『三伏貼』,可選擇 7、8、9月的日子中任選三次,每隔7天至10天敷貼一次,共計敷貼三次,須連續敷貼三年。

今年民國104年(2015)的三伏日為:7月13日(星期一)、7月23日(星期四)、8月12日(星期三) ,利用『三伏天』做『三伏貼』,為『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過敏性疾病(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趁著夏天症狀較輕,利用夏天較熱,陽氣較盛的優勢來治療。

穴位敷貼療法是從針灸學發展而來,具有針藥並用的治療功效。人體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藥物刺激背部腧穴,透過皮膚的吸收,對穴位產生化學性、熱性刺激,不僅可溫肺散寒,更可通過經絡傳導到臟腑,進而調節機體狀態,以對抗疾病對人體的損傷,增強抗病能力,可防治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另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反覆感冒、體質偏陽虛者等,是受遺傳體質、外在環境與自體免役系统等因素所影響的疾病,達到治療與預防的效果。

因此可用來緩解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另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反覆感冒、體質偏陽虛者發作頻率,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成人方面,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患也可適用。 所以接受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的患者,主要是過敏體質兒童,其療效可達80%以上,成人方面療效也可達70%以上。

本人精研中醫數十年,在《三伏貼》方面有精深的研究,,本人自幼體弱多病因此熱衷於〈中醫藥的研究〉,由藥學士、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博士、部定副教授,現也任教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教授中醫內科學)、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教授醫學美容)。

體質調理得宜,將原本體弱多病者調成較為《健康體質》。才有《體力》去行醫、救人、教學、傳承。應用〈三伏貼〉的心得,來加強療效,完全以純中藥,至今臨床十數年治療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過敏性疾病。另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反覆感冒、體質偏陽虛者等無計其數。


本文作者
上仁達醫葉 宗 仁 中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博士 部定副教授

上仁達醫懸壺濟世處:
台中市太平區中山路一段322巷109號
電話:04-23912360  (週一至週日AM08:30-PM09:00)
本文作者:葉宗仁中醫師(上仁達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