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膽囊結石及其合併症

膽囊位於右側鎖骨中線與肋骨下緣交界處,肝臟下方。其主要功能為儲存及濃縮肝臟分泌之膽汁。一旦攝取食物後,膽囊收縮,釋出膽汁,脂化脂肪。當膽汁過於濃稠、膽囊排空過慢、膽汁易與膽囊內皮作用形成結晶,則容易形成膽囊結石。形成結石的危險因子包含:遺傳、年齡、女性、肥胖、懷孕、避孕藥、降血脂藥、糖尿病、激烈節食等。
  
結石因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為黃色膽固醇結石、黑色色素結石及棕色發炎結石,其形成的原因及透光度皆不同。越是透光度高的結石,越可能在檢查中遺漏或誤判為膽囊息肉。膽囊結石可能多年沉靜於膽囊中,沒有任何不適,無需藥物治療,飲食清淡少油,門診定期追蹤即可。
  
但結石也可能移動至膽囊管造成膽汁阻塞,形成膽囊炎;也可能掉落至總膽管,造成反覆性肝功能異常、黃疸、膽管炎及胰臟炎等。膽囊結石的典型症狀為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開始上腹悶脹不適持續二至四小時,此情形好發於半夜、凌晨時。
  
膽管結石的典型症狀除了上腹悶脹不適外,尚有發燒、皮膚搔癢、眼白處泛黃、小便茶黃色、甚至大便粉白色等現象。制酸劑及胃腸蠕動促進劑幫助不大。禁食後,絕大多數的症狀可因此緩解進而消除。若症狀並未改善仍持續進展六小時以上,則可能出現寒顫、發燒、噁心、嘔吐等情形。此時,宜就近至醫院急診室尋求幫忙。
  
首先醫師會問診、安排檢查排除其他感染之可能性;進而執行腹部超音波檢查確認結石位置、大小、數量;膽囊的大小、膽囊壁的厚度;膽囊是否有壓痛;膽囊周圍是否有發炎積液;膽管是否有擴大;管內是否有結石;胰臟是否有發炎或腫瘤等等。接下來,抽血檢驗白血球;肝臟、膽道、胰臟發炎指數及凝血功能等等。確認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後,開始投與抗生素注射治療。若病情慢慢改善,可漸漸恢復低脂飲食,穩定後出院門診追蹤。
  
若症狀開始三日內病情持續惡化,可尋求一般外科醫師協助腹腔鏡開刀處理;若症狀超過三日,則可尋求放射科醫師協助執行“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處理,經二至四週後再尋求一般外科醫師腹腔鏡開刀摘除膽囊及其內之結石。若診斷另有急性膽管炎時,需尋求胃腸科醫師安排膽管鏡檢查進而施行十二指腸乳突切開併膽管結石取出治療。
  
假設膽管鏡檢查失敗,尚可會診放射科醫師協助執行“經皮穿肝膽管引流術”。當然,如果上述的方法皆失敗或產生嚴重的併發症時,則需一般外科醫師評估剖腹探查手術之可行性。膽囊摘除後,約二至三日即可出院回家休養。多數病人無任何明顯後遺症,僅約15%病人易有腹瀉情形。當然,清淡少油之飲食是術後必要的保養方式。

本文作者: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 黃信閎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