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秋季養生二三事

時序過了中秋,氣候漸漸由熱轉寒,空氣中的濕度也開始降低,許多人開始覺得口乾舌燥、嘴巴苦苦的、喉嚨痛,甚至心情也會跟著焦慮煩燥、睡不安穩,新營醫院黃盟珠醫師表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秋燥」。

《素問 • 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燥勝則乾」,秋天之氣與人體的肺在五行屬性皆為金,同氣相求;黃盟珠醫師提到,中醫所說的「肺」,除了肺臟之外,還包含皮膚、毛髮、鼻腔、咽喉、氣管等;燥邪影響肺臟,耗損身體水分,而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例如出現類似感冒的咳嗽現象,但通常只是乾咳且感到口乾舌燥,不會頭痛、喉嚨痛、流鼻涕,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有些秋燥患者以為自己是火氣大,自行服用黃連等苦寒藥,或是喝青草茶想要降火,結果燥症沒有消,反而因為過度寒涼導致腸胃不適。

黃盟珠醫師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的養生觀和四季運行之道緊密相繫。秋天應該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時間,以斂陰養氣。起居有度,再做一些聚氣、內斂的運動,能夠有效鍛鍊體魄。秋季注重收斂精、氣、神,因此,適合秋天的運動模式,應該具備緩慢、放鬆、柔緩圓形、動靜協調等特質,例如氣功、太極、瑜伽、散步、慢跑等。運動時最好不帶任何思緒,讓身體自然運作,身心靈才能真正結合,有效養生。運動時心情的放鬆,可以帶動身體的放鬆,讓氣血運行順暢、經絡暢通,提升五臟六腑的功能。

秋天吃些平潤的食物較好。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參、石斛、荸薺、枸杞等,可以潤心肺、養胃陰。帶有膠質或是質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潤」的效用,例如銀耳、海帶、山藥、蓮藕、菇類、海參、海蜇皮等。另外,含有油脂的堅果類,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也可以達到滋潤、潤腸消便秘的功效。

多喝水很重要,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喝水時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則身體無法有效吸收分佈。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於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蜂蜜可以潤燥、清熱,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滋潤肌膚的功效,與水調和喝下,既可補充水分,又可以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許多乾燥症狀,還能抗衰老,是秋季養生的簡單良方。不過,由於蜂蜜內可能含有某些厭氧菌,嬰幼兒、腸胃道過於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人應避免食用。

最後黃盟珠醫師提醒,炸烤、辛辣等燥熱的食物應儘量避免,以免耗傷津液、加重秋燥症狀。
本文作者:新營醫院中醫科 黃盟珠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