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感冒?氣喘?呼吸困難?當心是瓣膜性心臟病作祟

所有人都有感冒就醫經驗,感冒時不外乎咳嗽、喉嚨痛、鼻塞、氣喘、吸吸困難…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近來有位年約50歲左右的男性病患,過去無顯著病史,此次於該院區就診前二個星期出現類似感冒症狀,曾於住家附近診所就醫拿藥服用,但症狀不但沒好轉,還更趨嚴重,晚上甚至因為呼吸困難而無法入眠,因此到仁愛院區急診求診。

醫師診察發現胸前有嚴重心雜音,胸部X光片顯示有肺水腫現象,經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所導致的心臟衰竭,所幸尚未嚴重到需要緊急氣管插管,經住院治療後已回復正常生活。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廷遠說明,人的心臟有四個瓣膜,主要作用是控制血流方向,包括: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動脈瓣。在瓣膜性心臟病的患者當中,以二尖瓣與主動脈瓣膜發生異常的情形比較多,同時症狀也比較嚴重。

瓣膜性心臟病會因為不同部位的瓣膜問題而有不同症狀。例如主動脈瓣狹窄可能會有頭暈、胸悶,甚至暈厥現象。而瓣膜閉鎖不全常會有運動耐受性變差、容易喘,甚至晚上睡不著,因為常常要坐起來喘,也就是所謂夜間端坐呼吸的現象。

林廷遠指出,發生瓣膜性心臟病的原因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先天及後天的原因。先天原因包括常見的二尖瓣脫垂及先天性心瓣膜發育不全。後天原因常見有風溼性心臟病、退化性瓣膜病變、心肌梗塞過後、細菌性心內膜炎、自體免疫疾病、心肌病變、創傷…等。

一般說來,只要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輔以心電圖、胸部X光片,再加上最重要的心臟超音波即可確診。在疾病初期階段,如果心臟沒有擴大、心臟收縮功能尚可的狀況下,只要定期服藥與按時追蹤即可。但如果已經出現藥物無法控制症狀、心臟擴大、心臟收縮功能下降、肺動脈壓昇高,合併心律不整的情形,則要考慮手術的介入,以避免臨床狀況繼續惡化。

手術方法最好是能保留原來的瓣膜(如:瓣膜修補術),若瓣膜本身的病變太厲害無法修補,則要考慮人工瓣膜的置膜,目前較常使用的有機械性瓣膜及組織性瓣膜。機械性瓣膜耐用度高,但必須終生服用抗凝血劑以避免血栓形成。組織性瓣膜則只要短期服用抗凝血劑,但耐用度有限,一般來說10年後可能需要考慮第二次開刀,因此目前較常用於年紀較大的病人,或不適長期抗凝血劑的病患。

林廷遠表示,瓣膜性心臟病是一個不難診斷出來的病,但症狀可以從極輕微到非常嚴重,如果病患有呼吸困難合併胸前有心雜音,有可能就是瓣膜性心臟病的患者,建議還是找心臟內科醫師就醫作個詳細檢查才是上策。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仁愛院區心臟內科 林廷遠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