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RA病友一見針頭就發抖 用藥順從性低 治療效果恐受限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除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和類固醇藥物以外,生物製劑的出現幫助許多中、重度病友有效緩解疼痛和抑制發炎反應,進而防止關節破壞;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陳得源理事長表示:「生物製劑目前建議使用於中、重度RA患者,但對於部分害怕針劑治療的患者而言,常因害怕打針而使病情控制不佳,影響行動力和生活品質;日前衛生福利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用於治療患有中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對methotrexate無法產生適當治療反應或無法耐受methotrexate(MTX)的成人患者。」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林孝義醫師表示:「小分子口服藥是目前第一個Janus 激酶(JAK)抑制劑,可直接進入發炎細胞內,阻斷細胞激素的訊息傳導路徑(JAK路徑),減少發炎細胞激素生成1。類風濕性關節炎口服新藥的問世,可望提升病人服藥的方便性和順從性,以期達到最佳的疾病治療效果!」林醫師進一步呼籲:「RA病友們應積極面對疾病,持續不中斷的治療,才可保持日常生活的正常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長期打針陷恐懼 服藥順從性差 疾病控制不佳 恐增加共病風險
衛福部核准最新小分子口服用藥  RA治療新選擇 助病友擺脫打針恐懼!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陳得源理事長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需長期治療,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選擇十分多元;以中、重度病友而言,若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會轉為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以減輕疼痛和發炎反應,但礙於生物製劑為針劑給藥,不同生物製劑的注射頻次不同,從每週兩次到每月一次都有;因須長期使用針劑治療,導致部分病友見到針筒就害怕,常硬撐到關節疼痛難受時才注射生物製劑,服藥順從性差,以致無法有效控制疾病。」

陳得源理事長進一步說明:「若不積極治療,除了可能導致關節腔狹窄、變形外,還可能提高病友發生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風險!RA病友心肌梗塞及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倍,若病史超過10年,更升高至3倍2!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更高出一般人2倍3;因此長期且有效的控制疾病對RA病友來說相當的重要。」

研究發現: JAK訊息傳導為發炎細胞活化關鍵
最新小分子口服藥作用於細胞內 阻斷JAK路徑 可抑制發炎反應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林孝義醫師指出:「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起因是免疫系統失衡,體內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抗體來破壞身體正常的結構,導致關節腔內滑膜慢性發炎,出現對稱性關節腫痛、變形4。」林孝義醫師進一步補充:「研究發現,體內發炎激素的生成是經由Janus激酶(JAK)將訊號從免疫細胞的表面傳送至細胞核內。最新小分子口服藥的作用機轉是阻斷JAK路徑,防止JAK活化,未活化的JAK無法向細胞核傳遞訊號,則可抑制發炎細胞激素生成,降低發炎反應5.6,達到疾病緩解目標。」

林孝義醫師指出:「類風溼關節炎口服新藥可改善過往使用針劑治療的不方便性,且對於怕打針的RA患者更是一大福音。病友在選擇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時要注意三大重點:作用快速、長期有效和藥物的安全性,現在藥物的選擇繁多,病友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積極持續治療,才是緩解疼痛、降低關節破壞的最佳解決之道!」


病友熊媽媽長期打針心理壓力大 只能強忍扎針恐懼以控制病情
小分子口服藥用藥更便利  助RA病友旅遊圓夢!

熊媽媽是一位擁有25年病史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過去使用類固醇雖有治療效果,但後期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後續改用其他傳統藥物,卻始終無法達到臨床緩解的目標,甚至關節惡化導致幾乎全身關節都換過一輪。爾後經醫師建議採用生物製劑進行治療,雖然可有效緩解病情,但由於需要長期打針,也讓她面臨很大的心理挑戰,「打針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每次看到針頭,我都會全身發抖」,即便如此,但礙於疾病所苦的熊媽媽還是咬著牙面對,乖乖按時間到醫院門診報到,請護士幫忙施打,「之前打針打到身體都瘀青,換來醫師讓我換藥,又因為我的血管也不好找,每次都至少要挨三針以上才找的到!」。此外,長期醫院的往返,也讓喜愛旅遊的她無法安排外出遠遊,因此當熊媽媽得知現已有小分子口服藥可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選擇時,直呼非常期待:「口服藥對RA病友而言真的很方便,相信未來可以讓更多和我一樣害怕打針的病友,獲得更好的疾病控制,更可不用再擔心長時間出國旅遊的問題、行動可不再受到限制了!」


參考資料
1. J J O’Shea, Ann Rheum Dis(2004), 63(Suppl II), ii67–ii71  
2. Dhawan SS, Quyyumi AA., Curr Atheroscler Rep(2008), Apr, 10(2), 128-3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417067
3. Maryam Mobini, MD et al., Caspian J Intern Med(2012), Summer;3(3), 447-450.  
4. 關節炎衛教網站 https://www.pfizer.com.tw/mediacalinfo/2010/03/ 
5. JAK, Janus kinase; P, phosphate; STAT,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huai K, Liu B. Nat Rev Immunol. 2003;3(11):900-911. 
6. Pfizer FDA Briefing Document on Tofa citinib for RA (NDA 203214); May 9, 2012 


病友故事
病友姓名 / 性別:熊媽媽 / 女
目前年齡 / 發病年齡:75歲 / 50歲

一見針頭就發抖! 5年強忍扎針之痛
十分期待小分子口服藥 可讓她免於打針恐懼 重拾旅遊人生
  
75歲熊媽媽是一位擁有25年病史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50歲發病時,關節腫、痛到無法行走跟彎腰,連下床都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讓她當時心情非常沮喪,經醫師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後,起初使用類固醇藥物,雖然治療成效不錯,但長期服用後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罹患骨質疏鬆症,後續雖改用其他傳統藥物,但卻始終無法達到臨床緩解的目標,導致幾乎全身關節惡化需汰換人工關節。

之後經醫師建議改使用生物製劑進行治療時,心裡第一個念頭:「天啊!我竟然要開始打針了…」,對針劑的恐懼感油然而生,但面對疾病還是得服藥控制的事實,只好選擇接受,後續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雖有效緩解,但由於需要長期打針,讓她身心都面臨了很大的壓力與挑戰,「打針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每次看到針頭,我都會全身發抖」,即便如此,但礙於疾病所苦的熊媽媽還是咬著牙面對,且因為怕自己打會打歪,不敢自行注射,乖乖按時間到醫院門診報到,請護士幫忙施打,「之前打針打到身體都瘀青,換來醫師讓我換藥,又因為我的血管也不好找,每次都至少要挨三針以上才找的到!」。每次都必須在醫院待半天以上才能離開,耗時非常長,5年下來忍痛挨針,雖感無奈但只能苦苦忍耐。

此外,喜愛旅遊的她,卻因每週皆需按時到醫院報到請醫護人員幫忙施打藥物,而讓熊媽媽無奈放棄安排出國遠遊的行程,因此當熊媽媽得知現已有小分子口服藥可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選擇時,直呼非常期待:「口服藥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而言,除了可以讓更多跟我一樣害怕、或是不想再打針的病友獲得更好的疾病控制,也比針劑方便多了,可以不用再擔心長時間出國旅遊的問題,我的行動不再受到限制了!」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