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健康人生,從防治腎臟病開始

近年來因國人生活節奏加快,競爭越發激烈,臨床上常聽到就診病患因煩勞公私事務,導致腎臟出現問題,連帶疾病叢生,使生活大受影響。腎臟是人體中一對構造複雜、精細,且同時兼具排泄和內分泌的器官,中醫稱之為「生命之本」,因為它的功能與人體其他器官、組織息息相關,一旦受損,很難恢復原狀,機能也會漸漸衰退。

根據溫教授於《Lancet》雜誌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台灣腎臟病盛行率推估高達12%,因此全國大約有200多萬名患者,且為國人10大死因之一,其中卻有將近9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腎臟出現問題,等到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也因此,腎臟病成為這幾年台灣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提議將此納入慢性病之重要議題,也將台灣經驗列入典範國家。末期腎臟病患者甚至必須接受洗腎治療,患者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都將受到影響,對國家醫療的支出,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維持腎臟健康
其實,腎臟病早期只要接受治療,部分患者的腎功能便可減緩惡化,甚至恢復健康,患者也可免於步入洗腎的命運。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維持腎臟健康的不二法門。

雖然早期發現腎臟病並不容易,但腎臟病的預防也非十分困難。日常作息應避免憋尿、抽菸、熬夜、亂服成藥、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養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的習性,避免感冒及過度勞累;因為細菌及病毒侵入身體,將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功能,使腎臟病復發或病情加重,唯有適度且健康的生活作息,才能避免發病。

除此之外,維持正常的體重與血壓,定期到醫療院所進行抽血、驗尿檢驗,以確認肌酸酐、尿蛋白的指數是否正常,只要發現得早,腎臟病是可以治療的,更可以避免進入末期腎臟病而必須洗腎的悲劇。

萬一不幸罹患腎臟病,雖然需要長期抗戰,但它絕不是不治之症,患者及其家人都應該知道如何與之共處,進而加以克服,關鍵在於充分的認識,完善的照護,以及對抗疾病的決心。

●謹記「泡、水、高、貧、倦」 遠離腎臟病威脅
民眾可依照台灣醫學會所提供的DIY檢測口訣,檢視自己是否有腎臟病症狀,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務必盡快就醫,特別是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高血糖等族群,一定要把腎臟病的症狀口訣「泡、水、高、貧、倦」謹記在心:
泡: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消散。
水:下肢壓下去有水腫現象。
高:高血壓。
貧:不明原因貧血。
倦:經常感到很累、無力。
預防勝於治療,定期檢查,才能確保腎臟健康。

腎臟病已經名列台灣10大死因,而民眾對腎臟病的瞭解,大多跟不上它排名的「進步」,對腎臟病的印象,也停留在雙腳水腫及尿毒洗腎上。預防腎臟病沒有捷徑,請大家(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謹記控制血壓、血糖,限制飲食與蛋白質的攝取量,並且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在多方配合之下,必能遠離腎臟病的威脅。
本文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陳振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