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中醫能看甚什麼病?

常常有人問我「中醫能看甚麼病?」,或是聽到有人說「原來中醫也能醫這種病!」這不禁讓我意識到,原來看似深入民間、人人皆知的中醫,其實大家對它並不了解,當想要找中醫來治病或調養,也不知要如何選擇。今天,就讓我來為您介紹中醫能看甚麼病,以後您就不用茫然不知要從何尋求解答。

一、中醫只看慢性病嗎?
中醫一般給人的感覺是「藥性溫和、療效慢、副作用少」,所以大多是慢性病或體質調養才會去找中醫,像感冒、腹瀉、經痛等急性問題,許多人還是會請西醫治療。但事實上中醫真是「慢郎中」嗎?其實不然,說句玩笑話,難不成古人只生慢性病,感冒就沒藥醫嗎?所以中醫是急、慢性病都治的!

隨著醫學的進步,檢查及診斷也越來越精細,正好可以幫助中醫在部份急性病鑑別診斷上的不足。而西醫某些強效的對抗療法,如止痛消炎藥、安眠藥等,以及點滴輸液、手術等治療,也可以輔助中醫在某些急性病效果不夠快的缺點。不過效強也代表副作用可能較大,此時中醫便可發揮輔助醫療的調理作用,例如癌症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療法的副作用大,體質很快弱化,中醫便可發揮調養之功,達到改善體力、增加胃口、提升白血球或血紅素等效果。進一步也可結合中醫抗癌經驗,與西醫協同作戰治療癌症。這就是目前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模式,經由醫師的專業判斷,各取其長處互相合作而不衝突
二、中醫也有分科嗎?
目前西醫依照人體的各個系統以及治療方式,分科十分精細,所以大家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務項目,例如拉肚子就會找「腸胃內科」,咳嗽、氣喘會去看「胸腔內科」,小朋友生病便到「小兒科」報到,而有痔瘡問題一定是想到「大腸直腸外科」。但是中醫也有分科嗎?答案當然是「有」,只是中醫的分科並不像西醫那麼細。

由於中醫強調整體觀,因此在傳統中醫概念裡並無分科,中醫師對於所有疾病及治療方式均要十分了解,頂多只以治療方式分內、外,也就是以服用藥物為主的內治法,以及使用手術、外敷、推拿、針灸等外治法來區分,所以目前有人還是秉持這個觀念說中醫無分科。但隨著歷史演進,中醫師們因治療方式及生理特殊性便有更進一步的區分。像婦女因為有月經、懷孕、生產等獨特的生理現象,以及小孩隨著成長發育有不同階段的生理變化,因此「婦科」、「兒科」便被獨立出來。另外由於過去長期有戰爭紛擾,筋骨外傷時常出現,而這些問題除了服藥或外敷治療外,正骨調筋的推拿手法是需要長期訓練傳授的,因此便有「傷科」的發展。進一步更細緻的分部位治療,便發展出治療眼、耳、鼻、口疾病的「五官科」、處理體腔外疾病(大多是皮膚問題)的「外科」等,或是將治療方法獨立出來成一科像是「針灸科」。

目前醫院中的中醫服務大多分成「內科、婦科、兒科、針灸科、傷科」五科。其中婦、兒、針、傷等科與前面介紹的大致相同,而內科服務的範圍就非常廣,也就是除了上述四科外,主要以內服藥為治療方式的疾病,均可歸為中醫內科的範圍。但隨著分工的專業化,中醫內科也會依醫師不同的專研領域,而分成神經科、肝膽腸胃科、心臟科、胸腔科、腎臟科等專長科別。這與西醫分科雖有相似之處,但中醫仍秉持整體觀,是以中醫的功能系統來分類,所以分科就不像西醫那麼細了。

三、哪些病可以找中醫?
經由前面的介紹,您對中醫的分科應該有基本的了解。接下來我就以本院傳統醫學科所提供的服的服務,為您介紹各科主要在看甚麼病,您就可以自己的狀況來評估要如何尋求協助。

(一)婦科:月經調理、痛經、白帶、子宮肌瘤 、子宮內膜異位、不孕症、懷孕期及產後 期疾病、更年期調理、乳房疾病、婦女癌 症等。
(二)兒科:小兒過敏性疾病(氣喘、過敏性鼻 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生長發育遲緩( 轉骨)、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體質調整 、小兒癌症等。
(三)傷科:扭拉傷及後遺症、落枕、關節痛、 關節炎、骨折癒合、骨質疏鬆等。
(四)針灸科:肢體麻痺、巴金森氏症、腦血管 疾病後遺症等。
(五)內科:依醫師專長細分科如下:
 1.肝膽腸胃內科:便秘、痔瘡、胃痛、胃 食道逆流、腹瀉、急慢性腸胃炎、肝炎 、肝膽腸胃癌症等。
 2.心臟內科: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律 不整、心衰竭等。
 3.神經精神科:腦中風、顏面神經麻痺、 頭痛、癲癇、腦部腫瘤、失眠、健忘、 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躁鬱症、憂鬱症 等。
 4.胸腔內科:氣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  、肺癌等。
 5.內分泌科:糖尿病、甲狀線功能異常、 高血脂症、尿酸高等。
 6.一般內科:一般體質調理、感冒、皮膚 病等。
本文作者:臺中榮總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黃怡嘉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