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拒絕食害 食在安心

話說近幾年台灣相繼出現塑化劑、三聚氰胺奶、毒醬油與毒澱粉事件,還有最近標榜〝純天然〞但卻添加人工香料的麵包,這類事件似乎層出不窮的在我們周圍出現,到底吃進肚的東西安不安全?廣大民眾又該如何防範?

營養、衛生與安全是一個最基本的飲食需求,少了營養、衛生與安全的食品,則不論「形、意、色、香、味」是如何的美味,美食背後的真相,對身體均是一種傷害。想要吃得安心,就要從認識食品添加物開始,食品添加物最初起源係來自天然的食品成分,初期以化學合成方法製成一些與食物中之色、香、味以及營養等成分相同的物質,於食品製造或加工時添加使用。後來隨著食品科技之進步,某些在天然食物中不存在的化學物質,對於食品之製造、加工、調配以及貯存等有用,且其安全性已被確認者也漸許可添加於食品中。食品加工製造業者在使用食品添加物時,必須根據衛生署所發布「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確實依照每一食品添加物品項之使用食品範圍、限量、使用限制及規格標準之規定使用。一般來說,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共有17類,包含化製澱粉、抗氧化劑、凝固劑、防腐劑、保色劑、乳化劑、天然色素、黏稠劑、膨脹劑、漂白劑、香料....等。

當非法的食品添加物用在食品加工,等於毒藥加入飲食裡,從毒澱粉事件-順丁烯二酸中就能一窺究竟。首先從「化製澱粉」說起,取自作物穀粒或根部之天然澱粉經過少量化學藥品的處理,並經核准使用在食品即稱為食用「化製澱粉」。經處理的澱粉其黏度、質地及穩定性會提升,以應用在食品加工增加產品彈性的口感。既然如此,又怎麼跟「順丁烯二酸」產生關聯?「順丁烯二酸酐」可應用於與食品接觸之包裝材料,遇水則轉變順丁烯二酸,為美國FDA及歐盟核准之間接食品添加物,也可能微量存在於蘋果酸或反丁烯二酸等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中。倘若化製澱粉要有Q的特性,就加過氧化物;要均質,加乳化劑;市面上加了修飾澱粉的食品,可能很多都含有順丁烯二酸,然而我國並未核准順丁烯二酸酐使用於食用化製澱粉。雖根據科學文獻資料顯示,順丁烯二酸的急毒性低,對於人類不具有生殖發育、基因等毒性,且亦無致癌性。依據歐盟評估資料成人的每公斤體重每日耐受量為0.5毫克,若粉圓含400ppm順丁烯二酸計算,每天吃30克粉圓約吃進12毫克順丁烯二酸以60公斤的成人計算還在30毫克安全範圍內,雖說只要適量飲食,不會造成健康上危害,但真的能放心嗎?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除了業者應負起管理責任,從源頭管控起,那消費者就能安心了嗎?消費者的工作更需謹慎,有其三個原則:1.均衡飲食分散風險2.講求原味遠離重口味3.看清標示知道來源。廣大民眾也許防不了不肖商人的黑心食品,但做到那三個原則,卻是能大大保護自己,遠離毒害。


常用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            

 名稱

使用食品範圍及限量

人體危害

已二烯酸
        (防腐劑)

           
  1. 本品可使用於魚肉煉製品、肉製品、海膽、魚子醬、花生醬、醬菜類、水分含量25%以上(含25%)之蘿蔔乾、醃漬蔬菜、豆皮豆乾類及乾酪;用量以Sorbic Acid計為2.0g/kg 以下。
  2.        
  3. 本品可使用於煮熟豆、醬油、味噌、烏魚子、魚貝類乾製品、海藻醬類、豆腐乳、糖漬果實類、脫水水果、糕餅、果醬、果汁、乳酪、奶油、人造奶油、番茄醬、辣椒醬、濃糖果漿、調味糖漿及其他調味醬;用量以Sorbic Acid計為1.0g/kg 以下。
  4.      

對人體無危害,但有研究指出接觸皮膚可能引起皮疹,但是只在少數。

過氧化氫
        (殺菌劑)

本品可使用於魚肉煉製品、除麵粉及其製品以外之其他食品;用量以H2O2 殘留量計:食品中不得殘留。

具腐蝕性,可能引起急性腸胃炎,食用者會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不適。不為人體致癌。

L-抗壞血酸
        (維生素C)
        (抗氧化劑)

本品可使用於各類食品;用量以Ascorbic Acid 計為1.3g/kg 以下。

 成人一天口服1g,連續3個月,並未發現異常,但連續口服6g時,發生噁心、嘔吐、腹瀉、顏面紅潮、頭痛、不眠等副作用。

亞硝酸鹽
        (保色劑)

           
  1. 本品可使用於肉製品及魚肉製品;用量以NO2殘留量計為0.07g/kg 以下。
  2.        
  3. 本品可使用於鮭魚卵製品及鱈魚卵製品;用量以NO2 殘留量計為0.0050 g/kg 以下。
  4.        
  5. 生鮮肉類、生鮮魚肉類及生鮮魚卵不得使用。
  6.      

 具有強烈的致癌性質,可能會導致腸胃或肝臟致癌。人體吸收大量的亞硝酸鹽,會產生中毒,病患會有變性血紅素症、腸胃炎、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等症狀。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 護理科 傅昭陽營養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