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痛經的中醫治療與自我保健之道

門診病患中常常有婦女朋友因「好朋友」來時疼痛難忍,請生理假前來就診。或是因反覆性的痛經,習慣性的在每次經期之前,即如臨大敵,情緒低落地開始猛吃西藥『普拿疼』止痛。痛經是有月經的女性最常見的婦科問題。在一般有正常排卵月經週期的女性當中約有10 ﹪的女性每個月中會有1?3天,會因痛經而導致無法工作或上課。據估計美國每年因為痛經而損失的工作時數超過十四億小時。因此,婦女月月痛的問題的確不可輕忽。

痛經是指女子在月經期中或月經來潮的前後幾天出現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觝、大腿甚則劇痛而引起昏厥的病症,此疼痛往往發生於月經經血來前的幾個小時,而以月經的第1天疼痛較嚴重。常伴有頭暈頭痛(45%)、噁心或嘔吐(89%)、腹瀉(60%)、全身乏力(85%)等症狀。

本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所謂原發性痛經,乃指無任何骨盆腔病徵的情況下,所引發的月經疼痛。通常好發期為初經以後的 6 ?12 個月開始,一般在十五、六歲至二十歲之間最嚴重,伴隨著年齡逐漸減輕,這種情況常見於未婚或未生育的青年婦女,月經來時才會痛。如子宮發育不良,或子宮位置不正,或子宮頸口狹窄等,均可導致排經困難而發生疼痛。

繼發性痛經,多屬後天性,是因有骨盆腔病徵所導致,這種情況多見於已婚的中年婦女,下腹痛並不限於月經前後疼痛,平時亦會出現腹痛,如在患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肌瘤等疾病時常可出現痛經。

現代研究痛經的轉機是由於子宮痙攣的收縮,導致組織缺血引起,除了結構性的子宮頸狹窄或是子宮極度前屈或是後屈,導致經血排出受阻之外,其他與前列腺素的產生與含量相關.中藥中很多單味中藥與複方,諸如:川芎、延胡索、益母草、當歸、白芍、香附與芍要甘草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對子宮的收縮均有雙向的作用,可以緩解子宮的收縮,以調整內分泌。針灸治療亦可迅速的緩解下腹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常用的穴位,諸如:三陰交、築賓、合谷、耳穴子宮、內分泌…等。其他,中藥的穴位敷貼與遠紅外線熱敷亦有程度不同之療效。中醫治療痛經,行經期的治療原則不離乎『通則不痛』、或溫而通之、或行而通之,或補而通之,總之以氣血通調為目的。緩解期,則要辨別個人體質,審因論治為主以治本。

在個人自我保健部分,經前與經來之時,飲食方面的原則『宜溫熱、忌寒涼』、宜多食用補虛益氣溫通之食物、諸如:大棗、桂圓、紅豆或是紅糖薑湯、麻油老薑煎蛋可以益氣養血,散寒活血;玫瑰花、月季花能理氣解鬱。同時需避免酸澀收斂、寒性的蔬菜,諸如:冰冷食物、薺菜、莧菜、海帶、黃瓜、絲瓜、冬瓜、茄子、竹筍、蓮藕,以及多種水果,如石榴、青梅、楊梅、楊桃、芒果、杏子、李子、檸檬、橘子、橄欖、桑椹等月經前後應少食。另外,平時可規則的做些仰臥起做或快走、慢跑,以增加身體下腹腔血液循環與代謝。

另外,坊間常用的四物湯,並不是每個有痛經婦女的專用方,除了因個人體質而異外,大多數民眾自行購買的四物湯都不止四味藥,多半是中藥行依照價格的不同來抓藥,這其中因為沒有經過中醫師的辨證與處方,有些婦女服用四物湯後會產生腹脹、甚至拉肚子、口乾舌燥、長青春痘的情況。諸此種種,如果不明原因對症下藥,奢望一劑「四物湯」改善所有現象,往往會未見其利先受其害!

『好朋友』來時的疼痛,是可以用中藥與針灸治療的,下次當您痛經時,不妨試試中藥與針灸調理,既可免除疼痛,又可獲得好氣色歐?
本文作者: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中醫科 吳炫璋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