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甚麼情況之下才須要置換人工膝關節

七十歲,罹患右膝關節炎已經有三年以上,經過醫師的診斷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也就是俗稱的長骨刺。因為疼痛劇烈因此一直靠藥物治療,一開始藥物是可以使症狀緩解,可是最近半年來藥物治療的效果卻大不如以前,疼痛的狀況比以前嚴重,因此她的母親再度接受 X 光檢查,檢查的結果出來之後,醫師建議她母親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她們也欣然同意。但是兩星期之後,醫院卻通知她,人工關節手術的事前專案審查沒有通過,這令她無法理解,因為病人已經痛的無法忍受,難道還要她母親繼續痛下去嗎?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要回答並不困難,首先要了解膝關節炎在甚麼情況之下才要採取手術治療。膝關節腔內的關節介面可以分成三部分,即膝蓋骨與股骨(大腿骨)的髕股關節(簡稱 PF 關節),及內、外側的脛骨(小腿骨)與股骨的股脛關節(簡稱 FT 關節)。如果關節炎的變化已惡化到使至少兩個關節介面的間隙狹窄到2 mm 以下,則才考慮手術的可能性,此外也要考慮病人的疼痛程度,是否無法接受藥物治療或藥物治療無效,另外病人的活動能力與病人的身體狀況,與對膝關節功能恢復的期望也要列入考慮。至於年齡的考慮則以六十歲以上為原則,可以達到八十歲以上,但對一些比較嚴重的關節炎也有例外。

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慢產生,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通常發生在中年五十歲以後。它與過度工作、肥胖、個人體質、年老或關節受傷有關,通常女性較多,且以發生在膝關節內側較常見,因此常常會造成膝關節內彎,而呈現 O型腿的現象,使得病患走路產生困難。初期的症狀是呈現酸痛,膝關節本身或附近的肌肉變緊,關節活動範圍減少,病患上、下樓梯感到吃力或酸痛,甚至會發現要從低一點的椅子起身有困難,當然更談不上做蹲的動作。

輕微的膝關節炎是可採取保守的療法,也就是減少膝關節的負荷,例如減少上下樓梯的次數,少去爬山,少做蹲的動作或劇烈運動像是跑步或慢跑,節制體重也是須要的。對關節要有保暖的措施,如果須要長期在冷氣房內工作,也要穿上衣物避免冷氣直接吹到關節。此外可熱敷或接受物理治療,增強肌力以減少PF 關節的負荷。戴上護膝對關節也有減輕疼痛作用,如果還不行則可以考慮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對關節炎疼痛的減輕大都有效,另外也可以使用關節內注射藥物(是一種製造關節軟骨的成份,即玻尿酸),使關節的退化減緩,達到潤滑與消2除疼痛的作用。少數藥物治療無效,且關節炎嚴重的病患才要考慮手術。但是在行人工關節手術之前,事實上也有一些醫師會建議採取關節鏡手術的方法(此一方法侵襲性較低,傷口很小約半公分以下,病人恢復也很快),對病患的關節做清洗與擴創,以減少關節的發炎。此法因為簡單、安全且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重復再做,也有不少的病患受惠。

至於須要做人工關節的病患,則一定要經過醫師的診治,且將病患的 X 光片及送審的資料,送到各區的健保分局做事前專案審查,通過之後才可以進行手術。審查的醫師都是學有專精的醫師,憑其專業素養做審查,如果第一次審查沒有通過,則還可補資料再做第二次複審。審查是以書面為主,如有疑問的還會給第二位醫師再做判斷,因此公平性是有的。審查不通過的原因,通常以資料不全或 X 光片不清楚最常見,審查一般在兩星期內會通知,快的話一星期也可能可以有結果。

上面所談的只是針對退化性關節炎,其實還有其他的膝關節疾病也須要人工關節手術的,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骨壞死性關節炎,嚴重的痛風性關節炎等等。

總之,對膝關節應該要好好的保護,如此才可以避免提早老化,造成關節炎而產生困擾,影響到生活與工作。但是如果有嚴重的關節炎,也不必太悲觀,人工膝關節的手術也可以讓病患獲得滿意結果。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