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小時胖就是胖 2個胖小子 1人成為大胖子

國人的飲食習慣西化,再加上小朋友因父母工作忙碌,三餐外食不正常,待在學校安親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沒有充足的運動時間,肥胖的比率有增加的趨勢。根據國內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有四分之一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兩個肥胖兒童中即會有一人變成肥胖的成年人。肥胖的青少年中,甚至有三分之二以後變成肥胖的成年人。

肥胖會提高兒童罹患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造成身體的危害,絕對要推翻「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觀念。研究顯示,脂肪肝是兒童慢性肝病最常見的原因。肥胖的青少年有八成都有脂肪肝的問題。嚴重的脂肪肝會演變成肝纖維化,最後形成肝硬化,不可輕忽。若已經形成脂肪肝,則須接受長期追蹤,以避免肝臟組織的纖維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肥胖是慢性疾病,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是預防慢性疾病的最好方法,且可同時降低發展成肥胖與衍生其相關疾病的風險。

肥胖者罹患疾病的危險性:依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肥胖者與體重者正常者相比,罹患疾病的危險性呈倍數成長。
            

危險倍數

疾病

3倍以上

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囊疾病、血脂異常、呼吸困難、睡眠呼吸停頓

2~3倍

高血壓、痛風、骨性關節炎、冠狀動脈心臟病

1~2倍

乳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女性賀爾蒙異常、多囊性卵巢症、不孕症、下背痛、麻醉風險、胎兒畸形


拒絕胖小子秘笈:國民健康管理局針對肥胖小朋友的建議:
               

危險倍數

疾病

3倍以上

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囊疾病、血脂異常、呼吸困難、睡眠呼吸停頓

2~3倍

高血壓、痛風、骨性關節炎、冠狀動脈心臟病

1~2倍

乳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女性賀爾蒙異常、多囊性卵巢症、不孕症、下背痛、麻醉風險、胎兒畸形

本院小兒腸胃科整合營養師及小兒內分泌科、小兒心臟科醫師,針對肥胖的兒童展開一系列的關懷計畫,持續追蹤小朋友身高、體重的變化,針對肥胖常見的相關疾病,例如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代謝症候群等進行追蹤,同時安排腹部超音波,以確認是否有脂肪肝。

此外;還提供肥胖兒童的營養諮詢與身體運動的衛教服務,讓兒童得以遠離肥胖的傷害。
本文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小兒腸胃科 黃琮聖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