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藥物過敏的基因檢測

藥物千千百百種,為何在每個人的效果都有差異?現今的研究逐漸偏向基因的特異性造成,由於每個人基因不同,使得藥物在不同人身上出現代謝差異,造成有些藥物在特定病人族群上無法發揮藥效。在部份藥物上,帶有特定基因的病人更,有可能增加嚴重過敏反應出現的機率,因此在用藥前做基因篩檢,便可避開嚴重的過敏反應,最典型的例子為抗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和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這兩種藥物目前在院內都有相對應的過敏基因檢測。

研究顯示,抗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和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的嚴重過敏反應和基因有相關,藥物使用過程中,少數病人會因個人體質而出現過敏反應,但在極少數病人身上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比如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和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sis),嚴重甚至可能致命。研究顯示這種嚴重過敏反應跟特定基因有相關,以抗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為例,特定基因HLA-B*1502的存在為使用該藥物而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機率比其他沒有帶有該基因的病人高出許多。而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的嚴重不良反應,則與另一個基因HLA-B*5801有相關性,帶有該基因的病人相對其他人嚴重不良反應比例較高。對於初次使用這兩種藥物的病人,可選擇檢測相對應的過敏基因,以避開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

藥物基因檢測,能使醫師提早避開易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高風險族群,以維護病人的用藥安全。目前這兩種藥物的基因檢測,都只針對初次用藥的病人。通常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在用藥後幾個月內機率最大,對於已經長期使用藥物超過4個月以上的病人,發生機率就更低,因此已經固定用藥的病人若無身體不適情形,不需太過擔心。基因檢測並非萬無一失,上述的兩種基因檢測,只能預先避開嚴重過敏反應,但仍無法預測其他副作用或輕微過敏反應的產生,因此即使已做過基因檢測,仍有可能發生紅疹、起癢等不適症狀。嚴重藥物過敏反應如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初期症狀包括喉嚨痛、嘴巴破及皮膚症狀,不論是否有做基因檢測,一旦在用藥後出現紅疹、水泡、發燒、喉嚨痛、嘴破等症狀,應先停藥並回診,以避免產生更嚴重的不良反應。
本文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 王怡青 藥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