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失智症常見的精神症狀及處理

失智症的定義與症狀

失智症與正常的老化有何不同?很多老年人會因為自己有記憶力減退的現象,就很擔心自己是否得了失智症。但事實上,失智症是指一個原來正常的老年人,發生漸進性的智能退化,而這些退化是持續進行,而且會明顯妨害病患的社會與職業功能,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而正常的老化,記憶力在衰退到一輕微的程度後,便維持穩定的情況,而非像失智症是一直繼續進行的退化。

失智症有哪些症狀呢?主要包括了記憶力的減退、認知功能的退化、人格及情緒的改變以及精神與行為症狀等。這裡主要針對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與行為問題來探討。

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與行為症狀

妄想:所謂妄想,是指一些固執且與事實不合的想法,且無法以溝通說明及提出反證來改變。失智症最常見的妄想就是被偷妄想與嫉妒妄想。被偷妄想就是老是覺得家中有小偷會偷他的東西,而事實上是病患自己亂放東西而找不到。家屬往往費盡心思來說明與解釋,但病患就是不能接受,甚至可能造成衝突。而嫉妒妄想是指病患懷疑另一半對其不貞,也許是與外勞或是其他的人。因為病患自己的智能退化,漸漸的對於另一半的一些行為無法理解,而且自己的功能變差,產生較多的不安全感所致。因為這些妄想所針對的對象往往是病患最親近,且最用心照顧患者的人,因此,常造成家屬極大的痛苦與挫折,覺得自己已經十分的努力,卻反而遭到誤解,結果造成家人不願意或無法再照顧病患,對患者和家屬來說,都造成相當大的傷害。

幻覺:幻覺是指無中生有的一些感官上的感受,比如說看到不存在的人事物或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失智症的患者常會有如看到已過世的親人朋友或是與他們對話的情形。

漫遊:有時失智症的患者會有想往外跑的情形,家屬可能會為了安全以及怕病患迷路而限制其行動,但是也可能因此而發生衝突甚至有些病患會因此而產生攻擊的行為。

重覆行為:比如說不斷重覆詢問同樣的問題或是一直在翻箱倒櫃,有時也讓家屬相當的困擾。

收集行為:有些患者會撿外面的垃圾回家,或是囤積腐壞的食物,造成家中衛生的破壞以及家屬情緒相當的困擾,要限制病患的行為時又容易引發衝突。

日夜顛倒:患者有時會有白天嗜睡而晚上精神很好,而且相當吵鬧的情形。家屬晚上必須跟著病患不睡覺以避免發生意外,白天卻不能像病患一樣可以休息,結果造成家屬疲憊不堪。
精神行為症狀的治療:

有很多的家屬,並不瞭解以上這些症狀都是伴隨著失智症的進行而產生,是屬於失智症這個疾病的症狀;而認為病患是故意的,或是過度的責怪自己做的不夠好;這樣的情況,對病患以及家屬都是相當不利的。因此,家屬首先要瞭解這些症狀都是屬於疾病的一部份,只要讓老年精神科的醫生好好的治療,是可以相當程度的控制這些症狀,使病患與家屬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而在藥物治療上,主要是以抗精神病的藥物來治療這些症狀,並且視情況輔以抗焦慮、鎮靜以及安眠藥等等來改善各種症狀。因為失智症的患者多半是老年人,而且常合併許多身體上的疾病,家屬可能會擔心病人吃太多藥反而造成副作用。對於這個問題,就必須直接與醫師討論,以選擇合適的藥物以及劑量。

家屬面對這些症狀的策略:

不正面對質與衝突:對於妄想的症狀,家屬因被誤解而往往會嘗試解釋甚至面質,但是因為病患無法接受解釋而覺得十分挫折或是因面質而產生衝突;因此,應該先退一步,等病患情緒較緩和時,再試著溝通與解釋。

減少預期焦慮:失智症患者通常比較沒有耐性,如果告訴他在何時將要作某事時,病患常會以為馬上就要去做而一直不停的問;可以等到要出發前再告知,以減低預期焦慮與重覆的問話。

轉移注意力:失智症患者的注意力比較短暫,如果出現憤怒、焦慮、甚至情緒失控或衝突時,先以其喜好的事物來吸引他,可能就可以將他的注意力轉移。

利用病患健忘的特性:與轉移注意力類似,在病人生氣或是抗拒家人的幫助時,不要作太多的解釋,因為病人可能也無法完全理解;可先引導他做別的事,讓他安靜下來,再找機會處理原來的問題。

對於漫遊的處理:可以在門上裝鎖或是鈴鐺,以避免病人在家屬不知道的情況下出門;也可以把病人的姓名、住址以及電話等繫在病人的手上或放在口袋中,在走失時才能比較容易找到;不過如果把病人限制的太嚴,可能會使病人吵鬧,甚至生氣或發生衝突;所以有時可以陪他在院子或附近走走,或是用哄騙的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

目前對於失智症認知功能退化的治療雖然有一些新的藥物,但效果仍十分有限;而對於以上所述的精神症狀,卻是可以用適當的治療來減輕症狀,並且提升病人以及家人的生活品質。因此,如果病人出現這些精神症狀,一定要及早尋求醫師的協助。
本文作者: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張傑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