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不只是溝通不良-談「情緒勒索」

在人際互動中,一方總是講不過另一方而被掌控的狀況,常被認為是「溝通不良」。然而這種想凡事都如己意,卻犧牲對方權益的情況。國外學者SusanForward定義為「情緒勒索」(emotionalblackmail),指人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而以威脅或利誘來企圖掌控對方、迫使對方順從,達到自身目的(陳怡伶,2004;引自杜玉蓉,2000)。

如發現週遭有人對你有以下行為:試圖掌控你、不理會你的抗議、堅持他們在性格及動機上絕對優於你、對你們間的真正問題採逃避態度、只求滿足一己之需而忽略你,你可能已經面臨「情緒勒索」了(駱重鳴,2002)。

SusanForward用FOG: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及罪惡感(Guilt),貼切地描述受害者處於被勒索情境中,摸不著頭緒、看不到出路的無助感,就如掉入迷霧(FOG)一般(張怡筠,2000)。

情緒勒索的型態分四種(駱重鳴,2002):

一、施暴型:最易辨識,只要不順從,勒索者就會怒髮衝冠、語帶威脅、或生悶氣。
二、自虐型:傳遞出「如果不照他的要求去做,他將會很沮喪,甚至無法活下去」的訊息來操縱及警告他人,常把生活搞得一團亂,甚至會傷害自己、採取自殺舉動。
三、悲情者:常在無法遂其所願時,表現沮喪、沉默,讓人察覺其苦,卻避談真正原因,表面似乎很脆弱,卻是「沉默的暴君」。
四、欲擒故縱型:先釋出正面訊息,並允諾關於愛情、親情、友情、錢財或升遷等的要求,然後再告訴他人,如不順從其要求,便什麼都沒有。

SusanForward則分易被情緒勒索者為五種類型(柯小萍,2009;引自杜玉蓉譯,2000):

一、依賴贊同者:希望在意的人認同自己是正常的,然而如上癮似地渴望這感覺,便易受情緒勒索者影響。只要可能引起他人輕蔑,依賴贊同者就不會去做心中真正想做的事。

二、爭論平息者:奉「我不該生氣」或「我不該讓別人對我生氣」為圭臬,發現別人有不贊同的意見時,便藉由達成共識來冷靜場面以免情緒失控。長期下來,因為這種「沒有什麼比爭吵更糟糕」的想法,害怕和別人爭吵,即使是朋友,也害怕產生無可挽回的傷害,因此說服自己,退讓是讓情況變好的一種溫和協議。

三、怪罪自己者:人應負責自己的所作所為,但有人卻認為也必須負責並非自己所引起的爭執或周圍人遭受的問題,即使自己和這些問題沒有一點關係。情緒勒索者便會善加利用這想法,要怪罪自己者同意當情緒勒索者不高興時,他們就是問題所在,且只有一切順從情緒勒索者,問題才得以解決。怪罪自己者會將全世界的責任扛在肩上,並要求自己配合其他人的感覺和行動,希望為過去或未來的罪過贖罪,但他們多半不知道對其他人負的責任也該有一定範圍,且得不到對等回報。

四、濫用同情者:憐憫和同情會引發出人的善良本性、甚至高貴行為,而一般人也較不尊敬缺乏這些特質的人,因此很難想像,這些特質其實會帶來麻煩。因為同情心會轉變為無可救藥的憐憫,並使濫用同情者為他人而放棄自己的利益。

五、自我懷疑者:人難免會犯點小錯,但有些人面對他人批評後,常會變成自我貶抑,漸漸感覺是否自己的感覺或標準需要修正。這情形常發生在和權威人士的互動中,尤其是父母,也常發生在朋友與情侶的關係中。自我懷疑者賦予這些人權力和智慧,並相信他們較聰明、能做的比自己好,或許不怎麼欣賞他們的行為,但因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所以習慣屈服,從不質疑自己需求的真實性。

遭遇情緒勒索時,可用四項方式應對:堅持自己的原則、面對壓力、設限、讓情緒勒索者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不可取的(駱重鳴,2002)。而職場情緒勒索者背後目的,則可能為要求公平及對他人的期待,一般應對態度有:不予理會、誠心解決問題、及追求公平的情境(樊中原,2004)。

我是健康促進中心的實習諮商師孟杰,身為員工的您,若在生活中不小心成為情緒勒索的受害者,經過嘗試後仍找不到解決方法,或發現自己有向他人情緒勒索的習慣,卻又不知該如何調整改變。歡迎打分機4532和我聊聊,或者預約時間,到向上大樓二樓體驗諮商晤談,在諮商室中一起解救您被勒索的情緒,或一同找出自我負責負面情緒的方式,等您喔!

參考文獻:
1.陳怡伶(2004),「職場情緒勒索認知與員工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之碩士論文。
2.杜玉蓉譯(2000),情緒勒索,台北市:智庫文化。譯自SusanForward(2000)。
3.張怡筠(2000),情緒勒索導讀,台北市:智庫文化。譯自SusanForward(2000)。
4.駱重鳴(2002),「撥開心中的情緒迷霧-情緒勒索」,嘉南療養院第3期院訊。
5.柯小萍(2009),「職場情緒勒索與社會支持對工作績效影響之探索性研究-以中部五金產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之碩士論文。樊中原(2004),「認識職場情緒勒索」,銘傳一週第593期。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健康促進中心實習諮商心理師 黃孟杰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