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草魚膽中毒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動物膽」入藥的傳統。
但事實上,擅自服用動物膽,很有可能造成肝指數升高,以及腎功能的衰竭,必須特別小心。
而近年來醫學科技進步,也已研發許多替代動物膽的藥材。

68歲的李伯伯,近年除了有老花眼的問題之外,過去並無特別的內科疾病。這次因為連續兩天腹痛、腹瀉與嘔吐,而來本院急診。檢查發現,他的肝功能指數GOT高達8864,且GPT高達6321,於是轉來超音波室檢查會診。

詳細詢問最近的生活狀況後,才得知李伯伯前幾天,剛好鄰居家裡有草魚,並且非常敦親睦鄰地把魚膽送給他。李伯伯「聽說」草魚膽可以清肝明目,便欣然接受了鄰居的「大禮」。李伯伯在生吞了兩顆草魚膽後,隔天就開始肚子不舒服,伴隨噁心、嘔吐及腹瀉的症狀,家人發現情況不對,便將他送到醫院來。

原本以為只是腸胃炎而已,沒想到居然是「爆肝」。李伯伯的女兒一聽到老爸說他吞了兩顆草魚膽,露出了責備的表情,站在身旁,焦急地詢問:「那接下來要怎麼辦?」我接著回答:「接下來要追蹤腎功能!」然後,換成李伯伯以充滿疑惑的表情看著我。

服用動物膽的風險
中國自古以來,用「動物膽」當作藥材,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在《本草經疏》有提到:「凡膽皆極苦寒,而能走肝、膽二經,瀉有余之熱。」而在中醫裡,被視為高貴藥材的熊膽,更是已經在中國有三千年的使用歷史。《本草綱目》中也曾提到,熊膽可以「退熱、清心、平肝」,因此被用在多種古方之中。

但以現況而言,由於熊被人類過度補殺,已列為保育類動物。因此,熊膽不但不易獲得,同時也是違法的。同時,在現代的中醫藥學裡,也研究出相當多可以取代熊膽的藥物。更何況熊膽汁中的有效成分─「熊去氧膽酸」,早就已經可以用化學合成,並且廣泛的利用在臨床上,所以實在是沒有必要去使用熊膽。

在臺灣地區,最常被用到的動物膽,則是蛇膽。在《名醫名錄》及《本草綱目》裡,分別記載了蚌蛇膽、蝮蛇膽、鱗蛇膽及烏蛇膽等藥材,其功能大致上有清熱解毒、化痰止痙、助消化、止疼痛、利關節功效。然而,蛇膽當中其實常有人蛇共通的寄生蟲,中國浙江就曾經發生過小兒生吞蛇膽,結果肚子長出上千條寄生蟲的病例報告。

那麼,如果服用蛇膽乾,或是泡製過的蛇膽丸,是不是就比較安全?答案是否定的。台灣過去也曾有民眾長期吃蛇膽乾及蛇膽粉,結果導致猛爆型肝炎及腎臟衰竭的病例,所以,在此以專業的醫學角度呼籲大家,千萬不要輕易服用蛇膽。

魚膽將導致中毒
在所有食用動物膽所造成的身體傷害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魚膽了,尤其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草魚(Grass Carp)。在古籍中對魚膽有很多的描述,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各種魚膽的不同療效。如:青魚膽苦寒、無毒、點暗目、塗熱瘡;鯉魚膽苦寒,無毒,主治目熱赤腫、青盲、明目,久服強悍、益志氣。唐代《千金方》還記述服鯉魚膽治陽痿、赤眼和百日咳。

然而在現代醫學裡,針對魚膽的研究卻驚人地發現:魚膽幾乎都有毒,尤其是屬於鯉科的草魚,中毒報告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台灣地區有關吞服草魚膽中毒的案例,早在民國65年,台大醫院就曾提出五件因生食草魚膽,而導致急性肝腎衰竭的病例報告,此後每年也幾乎都有偶發性的案例出現。而在中國大陸,根據1964至1999年間的統計,發現這35年中,魚膽中毒患者累計達451例,其中死亡83例,死亡率占18%。

草魚膽中毒損傷肝、腎造成肝臟變性、壞死和腎小管損害、集合管阻塞、腎小球濾過減少、尿流排出受阻,在短期內即導致肝、腎功能衰竭;成人吞服一個大魚的魚膽,就有可能引起中毒症狀。

輕微的症狀通常由消化道開始,有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然後開始肝功能升高,隨之而來的就是腎功能升高。中毒較嚴重者,會因肝腎衰竭併發心臟及神經系統傷害,此時就會有生命危險。

動物膽中毒的治療法
動物膽中毒的治療方法,早期除了可以催吐、洗胃、灌活性碳等,減少患者吸收。主要治療方法還是「支持療法」,也就是對肝衰竭患者給予葡萄糖、電解質,甚至血漿或白蛋白的補充;腎衰竭患者則給予血液透析,並幫助排出水分等。治療時間需要數個月,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的沉重負擔。

前述案例中的李伯伯,在超音波檢查後即在辦理住院後,給予葡萄糖及電解質點滴輸注,並追蹤腎功能。原本正常的腎功能,在入院後第二天果然升高,所幸並沒有影響排尿,所以還不需要洗腎,經過幾日的支持療法後,肝功能開始下降,消化道症狀消失,且恢復食慾,出院後的門診追蹤肝腎功能也都恢復,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

因此在這裡再次呼籲,若想「清肝明目」,還是要依循正確的醫療管道,諮詢專業的醫師,千萬不要再擅自服用動物膽,才不會反而造成了身體的損傷。
本文作者:恩主公醫院胃腸肝膽科 楊安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