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ABCDE 有痣要注意

63歲女性,有一粒長在上唇右側的痣已存在多年,理學檢查表面較為粗陋且凸出,因此建議手術切除,病理化驗後,為惡性的基細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38歲女性,在左臉耳前處有一痣,存在數年,最近因表面有些潰瘍並會流血,加上聽說親戚爲美觀除痣結果是惡性黑色素瘤。所以擔心自己的痣,而要求切除,經理學檢查其表面凸出,中央凹陷有潰瘍,手術後送病理檢查,結果為良性,是痣合併破裂性毛囊炎( ruptured folliculitis)所造成。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表示,痣是東方人常見的色素病灶,在醫學上稱為黑色細胞痣,又俗稱黑痣。除痣是相當常見的一項整形美容外科手術,許多人會因美觀問題及面相而求醫。


劉國威指出,常聽人說:「這不是痣,出生時沒有…」,其實後天痣比先天痣多,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找到痣,且常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開始出現,又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消失,故八、九十歲以上老人家身上少有,除了先天性巨大的痣較易變成惡性,後天的痣通常產成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較低,約為0.4%,雖然如此,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先天性跟後天黑色細胞痣有何不同?劉國威說,先天性黑色細胞痣的發生率在白人約1%,東方人約2%。直徑大於20公分時,稱「巨大先天性黑色細胞痣」,又名「獸皮痣」,除不雅觀外,惡性變化機率較高,約為6-12%。直徑小於20公分時,稱為「非巨大先天性黑色細胞痣」,惡性變化機率大於1%。後天黑色細胞痣,根據統計,女性約有96.2%會發生,一般在出生後二到三年,或青春期出現頻率較高,主要是遺傳或是環境因素(照射紫外線、體內荷爾蒙改變等)造成。


哪些痣會建議去除?劉國威提到,有四種痣最好要處理:(1)較高危險群的痣,如手掌及足底部的痣。(2)長在位置不易觀察到的痣,如在頭皮部及陰部的痣。(3)容易摩擦到的痣,如腋下長的痣及女性胸罩部位的痣等。(4)疑有惡性變化的痣,以ABCDE法則做參考。


什麼是ABCDE法則?劉國威說明,痣的外觀有無ABCDE的變化:A(Asymmetric)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Color)顏色出現不均勻或突然改變,D(Diameter)直徑變大(大於6mm以上),E(Elevation)突然變大凸出。除此之外,如果表面有出血、潰瘍、疼痛及搔癢等症狀,也要特別注意。


治療方面,除了冷凍治療法現在少用外,目前常見的有:手術除痣法、雷射手術法、化學燒灼法、電燒灼法,須經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最後,劉國威提醒,平時應留意痣是否出現ABCDE的情況,當明顯症狀時儘早就醫,如懷疑有惡性變化,儘早找專科醫師評估治療方式,以及是否須在手術切除後送化驗,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各種治療方式比較




























 


優點


缺點


手術除痣法


一勞永逸,可留下檢體


可能留下疤痕,費用較高


雷射手術法


速度快,副作用低


無檢體,會再發生,費用較貴


化學燒灼法


簡單


易造成併發症,如疤痕。無法留下檢體


電燒灼法


簡單,易控制


常有併發症,無法留下檢體


冷凍治療法


現少用

本文作者:書田診所 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 劉國威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