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我是不是過敏性體質? 談中醫重視的病後調理

這陣子剛巧處於季節交替,天氣的寒熱變化明顯,因反覆生病而苦惱的人越來越多,無奈的同時往往替自己或家人找到個答案,大概是體質比較過敏吧!

容易被歸類為過敏的症狀,輕者僅有鼻癢、噴嚏、咳嗽、胸悶、喘息等症狀;重者可見痰液黏稠,阻塞氣管,呼吸困難發作氣喘,甚者兩手前撐、兩肩聳起、無法臥床、額出冷汗、口唇青紫、表情十分痛苦即所謂『端坐呼吸』。其實,經過完善的病後調理,反覆出現症狀的機率,確實可以降低不少!

以體質較弱的小兒為例,國內兒童氣喘的發生率,二十年來增加了八倍,哮喘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性疾病,二到四歲間發病者最多,通常六到八歲後隨體質轉強,部份可逐漸自癒。但若十二歲以上還不時復發,則可能終生與之為伍。除發作時的症狀控制,急性哮喘緩解後的調理養護更是重要,應避免治標卻忽略治本,反而成了痼疾。

以中醫之論證,因幼兒陰陽未長,脾腎不足,免疫力低而抵抗力弱,若第一次感冒引起的咳嗽未予以妥善處理,如未即刻治療,或只鎮咳沒有從本化痰,則每再多受風寒則痰火易生、痰積內化潛伏,久病致脾腎虛弱,又致牽連肺氣閉鬱不能排泄,從此易受外在刺激,如溫度變化、呼吸道感染、過敏原吸入、食用魚蝦蛋白質等,引起哮喘發作。例如沙塵暴引來空氣中多量細小的懸浮粒子,加上氣溫冷熱浮動,就很容易刺激肺部,使原本就因為痰多而狹小的氣管更加阻塞。

中醫的治療著重於症狀控制後緩解期的調護與診治,目的在於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改變過敏體質,減少久病內傷臟腑所造成的長期性哮喘。以中醫觀念而言,多是脾、肺、腎三臟的虛損所致,並由體內「痰飲內停,外感邪氣」而成疾病。臨床用藥主以強腎益氣,兼以滋脾健肺。強腎固本方面,根據病後身體狀況,以熟地、山茱萸、山藥補腎,肉桂、附子溫壯腎陽,茯苓、澤瀉、丹皮利水滲濕,如腎陰不足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健脾補肺方面,以黃耆、半夏、白朮、防風、陳皮加減生薑、大棗,咳嗽較多者可添加杏仁、枇杷葉。

調養哮喘體質,飲食尤其重要。通常可常食用的食物:水果如梨子、蘋果、枇杷、柿子、荸薺等,蔬菜如芹菜、冬瓜、絲瓜、蘿蔔、紫菜、木耳等,其他如紅棗、芝麻、核桃、橄欖、蜂蜜、豬腎、骨髓等,可多食,料理時宜多水煮避免油炸。

同時應注意氣候轉變,適當增減衣物,儘量避免再受冷熱寒溫的刺激,尤其應加強頸部下、背頸下附近部位的保暖;忌吃生冷、過酸、太鹹或易傷脾腎的食物,烹調食物也應盡量避免過多油脂,以免傷及肺氣;另外亦應多觀察生活狀況,找出可能誘發因素,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

「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是本症的主要原則,病情較平穩時,單純解除症狀並不能完全治癒,猶如斬草不除根,惟有連根拔起以杜絕疾病之根源,疾病才能徹底治癒。而身體調養尤重持之以恆,必須遵照醫囑,在療程中定期服藥,也可以佐以食補療養。若病況嚴重或是病程過長,在調理初期亦應小心評估原治療藥物的接續,以求徹底緩解症狀。

林臻瑋醫師 小檔案

學經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士
●中國醫藥學院醫院醫師中正大學特約醫師
●中國中醫臨床醫學會會員
●中國中醫內科醫學會會員
●中國中醫抗衰老醫學會
●嘉義市公民大學講師
專長:
◆過敏、鼻炎、氣喘、咳嗽、便秘、腹瀉、尿床、食慾差、轉骨長高、性早熟、假性近視、月經病、帶下、不孕、產前產後、更年期、中醫美容、皮膚病調理、青春痘、肥胖、高血脂、糖尿病、 消化性潰瘍、高血壓、一般內科、一般針灸。
本文作者:林臻瑋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