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白內障會有甚麼徵狀?

什麼是白內障?

當眼睛內原本清晰透明的晶狀體變得混濁,這就是白內障。水晶體位於眼球裡面,瞳孔之後,正常情況它是透明晶亮的,具有調節光線的功能,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般,能使光線集中在視網膜上。

白內障的成因?
引起白內障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分成不同類型。
1.老年性白內障:晶狀體會隨著年齡老化,這就是白內障形成的主因。占白內障病人的80%以上,多在5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
2.先天性白內障:出生時已存在晶体混濁,可能由妊娠早期母體感染病毒或藥物中毒引起。
3.外傷性白內障:較嚴重的眼球外傷引起晶体渾濁以致的白內障。
4.併發性白內障:因眼病或全身病引起的晶体混濁稱之為併發性白內障。如虹彩炎、青光眼、糖尿病等均可併發白內障。

白內障會有甚麼徵狀?

白內障早期是不會有任何徵兆的,視力亦未必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但當白內障的情況漸變嚴重,可能會產生以下病徵:
•視力模糊:無痛無癢的進行性視力減退,會覺得有一層毛玻璃擋在眼前。
•對強光敏感:眩光。
•影像的顏色變得晦暗。
•眼鏡度數經常改變。
•水晶體也可能吸收水分而增厚,導致近視者度數加深,而老花眼者閱讀書報反而不需戴眼鏡,以為得到眼睛的「第二春」。事實上,這只是老年核性白內障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暫時現象。隨著水晶体的混濁增加,視力還是會繼續下降。
•複視:因水晶體核及皮質屈光指數急劇改變,造成單眼複視的現象。
當視力再也無法以更換眼鏡度數來改善時,就到了必須積極治療的時候。

白內障能否預防?應接受甚麼治療?
•患白內障的年齡,因人而異,通常在五、六十歲開始發生,目前為止,尚無任何眼藥、注射劑或保養食品可以預防或治療白內障。雖然市面上有白內障藥水等發售,充其量只能延緩白內障的進行

•手術是醫治白內障唯一的方法。不論遲早,一旦發生後,至今沒有證據顯示任何藥物或眼藥水可以有效治療白內障或防止它的形成。一般所謂的白內障眼藥水,最多只能減緩白內障進行的速度而已,而且其藥效還有爭議。所以惟一的治療是開刀將白內障摘除。

白內障不治療會不會瞎掉?

是否要待白內障完全成熟才可接受手術?

白內障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視力逐漸模糊,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無法應付日常生活,當病情日漸加深,病人應按日常工作或生活對視力的需求,和醫生進行商討,以決定何時接受手術。需要較好視力才能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早一點開刀。有些人說要等到『熟』了才可以手術,這是不對的,雙眼白內障惡化的速度是會有分別的,當白內障發展至"過熟期",有可能導致如青光眼或葡萄膜炎等併發症的發生,眼睛會發紅及感到非常疼痛,此時才予以摘除白內障,則手術之成功率就得大打折扣了。若治療不當,到最後仍有可能會失明。因此,不需待白內障成熟才可接受手術

白內障如何手術?醫生可否用雷射為我治療白內障?
白內障手術各有其優缺點,醫師依病情選擇最適當的手術。
1.囊內摘除法:手術時整個水晶體與外囊一起摘除因併發症多目前已很少採用
2.囊內摘除法手術時保留部分囊袋將渾濁水晶體摘除置人人工水晶體併發症少視力恢復較好成功率在以上
3.超音波乳化術,乃是藉一大小約三到三點五毫米的手術傷口,將超音波乳化器伸入眼球之水晶體,一方面將晶體物質乳化,一方面吸出,最後留下後囊,以便置人人工水晶體。

白內障手術中,雷射的應用還在試驗階段中,並不是現時標準的治療法。大部份的白內障手術均可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進行,而病人是不會感到痛楚的。但當病人不能合作,如兒童或不能平臥者,會選擇進行全身麻醉。

在白內障手術中,是否需要縫針?日後是否需要除去縫線?

在摘除白內障及植入人工晶體後,眼球的傷口一般是需要縫合的,而縫線是否需要除去,要視乎日後的情況而決定。近年,超音波乳化術的運用日漸普及,好處是傷口可以保持細小,不一定需縫合。手術後,病人應定時用藥和覆診。而病人應避免磨擦或拍打眼睛,亦不宜在傷口癒合前進行劇烈活動。

為甚麼有些病人在內障手術後仍需配戴眼鏡?

在摘除白內障後,植入人工晶體可令病者避免配戴笨重的無晶體矯正眼鏡,但很多病人仍會有輕度的近視、遠視或散光,故仍會按視力的需求,考慮配戴一對輕度的眼鏡。此外,因人工晶體只有單一的焦距,故病人雖然能清楚看見遠景,但仍需配戴老花眼鏡來閱讀。

為甚麼有些病人在成功進行白內障手術的一段時期後,視力又會逐漸下降?

在手術中,白內障被摘除後,會保留原本透明的後囊膜,用作支持植入的人工晶體。但經過數月或數年後,這後囊膜有可能混濁,因而影響視力稱為「復發性白內障」。這時,可借助雷射將混濁的後囊打開一小洞,視力就得以恢復。

手術安全嗎?隨著醫療技術的改良,白內障手術已發展為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恢復視力的方法。手術之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但凡是手術就一定有其危險性,所以手術前請與醫師好好討論,詳細瞭解此手術的優缺點、適應症、併發症、成功率等,術後配合醫師做後續治療,才能有最好的手術成果。
本文作者:陳韻怡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