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洗腎自己慢慢來 病患活更好

依照國內現行條件,洗腎病患每次分配到的時間只有四小時,但研究顯示,如果增加洗腎頻率或延長洗腎時間,病患的存活率會更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跟隨先進國家的腳步,一年半前引進「緩速在院自我血液透析」,延長洗腎時間並訓練病患全程獨力操作。首名畢業者廖先生現在不僅自我感覺良好,還有餘裕在洗腎室擔任志工,幫助更多病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副院長黃秋錦指出,國內末期腎衰竭的患者,也就是必須洗腎者約有六萬人。以目前洗腎醫療機構提供的資源,一天三班制、一週洗三次來分配,每名病患每次只能洗四小時。另一方面,醫界觀察發現,延長治療時間可增加病人存活率。影響所及,歐美紐澳等國紛紛推動延長洗腎時間的居家血液透析。

台灣血液透析患者五年存活率為54.3%,十年存活率為33.8%,延長生命的唯一希望唯有換腎。但礙於腎臟來源有限,無法立即換腎,則退而求其次,應爭取更好的透析治療。血液透析室主任林信宏說,居家血液透析的十年存活率高達八成,接近腎臟移植的存活率,是目前表現最佳的洗腎療法。

國內礙於健保給付,居家洗腎尚未給付,該院目前採用折衷方式,篩選三名患者進行訓練,讓他們雖然人在醫院,卻能獨自完成洗腎。廿九歲的廖先生經過十週的指導練習後,包括管路組裝和拆除、自我血管穿刺、測量血壓、記錄參數,都能一氣呵成。主治醫師郭慧亮說,當初他因為「快速進行性腎炎」導致不可逆腎衰竭,無奈展開洗腎人生,心情苦悶至極。加上透析過程中併發低血壓等不適,對洗腎始終覺得不安恐懼。後來決定尋求新的療法,勇敢踏出第一步,接受一切自理的挑戰。然而延長洗腎時間八個月後,廖先生不再需要服用高血壓藥物,鈣片服用量和紅血球生成素的用量都減少一半以上,心臟明顯變小,左心室重量下降,連憂鬱指數和生活品質指數也大幅改善。他很高興當初做了對的決定,樂於從此擔任志工,扶持病友。
本文作者:黃秋錦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