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壓瘡

什麼是壓瘡呢?

壓瘡是因持續性壓力或摩擦力所造成的皮膚破損和皮下組織傷害。通常發生在骨頭突出的軟組織部位(由以上圖示顯示常見壓瘡部位),雖然壓瘡為人體局部組織產生的傷口變化,但往往可造成病患疼痛不適與全身性的影響。

造成壓瘡的原因

長期臥床或長期使用輪椅的病患,會使壓力長時間壓迫在同一個部位,當受壓迫的部位血流減少時,就有形成壓瘡的可能性,這些受壓的部位一旦受到床單的摩擦,或是我們不當的將病患從床上或輪椅上拉起來,將會使這些受壓部位變得更嚴重。

高危險因子

1.年邁病患 2.失禁 3.長期臥床 4.糖尿病 5.中風合併肢體無力 6.活動障礙 7.知覺感受缺損 8.營養不良 9.長期服用類固醇製劑患者

發生壓瘡前的徵兆

1.任何皮膚發紅的部位(即使移除壓力後仍發紅的部位)。

2.衣物、床單、椅子上有黃褐色斑點(可能是沾染的血漬)。

3.受壓皮膚部位變的疼痛或敏感(如枕後、耳朵、肩胛骨後側、手肘、臀部、髖部、足跟以及任何骨頭凸出接觸床墊的部位)。

4.乾燥的、有水泡的、脫削的、受損的皮膚表面。

5.因壓力導致的開放性皮膚表面破皮或皮下組織破損。

對於無法自行翻身的病患或家屬應該注意什麼

1.長期臥床時應每兩小時更換姿勢(左側臥-->平躺-->右側臥)。

2.如沒有限制水分,請增加液體的攝取(如不喜歡喝水,可以嘗試高熱量的液體或配方,如牛奶、高湯、奶昔)。

3.攝取高蛋白的食物(魚、肉、奶、蛋類食物),以促進傷口癒合。

4.您可以使用枕頭支托受壓部位,以預防產生壓瘡,並持續使用枕頭或海綿支托壓瘡部位;如經濟狀況允許下,您可購置氣墊床。

5.坐輪椅時,至少每15分鐘釋壓,您可以使用特殊坐墊或傾斜病患坐輪椅的角度以減少持續受壓同一部位;上肢仍有力量者,請以手固定撐起臀部釋壓。

6.若體力允許,可每天步行活動2-3次;如是長期臥床患者,家屬也可協助患者活動四肢關節、按摩、及翻身以達到活動的目的。

7.洗澡或更換衣物時,每日檢查皮膚受壓部位是否有發紅或破損。

8.大小便後請沖洗並清潔皮膚,保持乾爽,擦拭動作應輕柔,也可塗抹乳液以避免皮膚過於乾燥,並隨時保持床單及衣物的平整。

9.當傷口污染到糞便或尿液時,除先用清水除去穢物外,並應於消毒傷口後更換新敷料,必要時請按醫師處方塗擦適當藥物。

10.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有發紅或起水泡的變化時,請隨時告訴醫師或護理師,因為這有可能是壓瘡的早期變化,應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