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馬來西亞病童來台接受臍帶血移植 喜獲重生

一名罹患重度海洋性貧血的5歲馬來西亞男童賀小弟,於去年7月來台接受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的非親屬臍帶血移植,經過2個多月的觀察恢復健康出院;今年9月再次返台複診,狀況相當良好,賀小弟也變得很活潑。確定愛子喜獲重生,賀媽媽喜極而泣,整個移植團隊也分享著這份喜悅,也給了還再等待幹細胞移植的病患及家屬更大的信心和希望!

賀小弟是在5個月大時被診斷出患有重度海洋性貧血,從此每個月要到醫院進行輸血和每天約10小時的體內鐵質排放。長期的治療讓賀小弟飽受身心折磨,日益虛弱。雖然賀小弟可以經由骨髓移植手術擺脫病魔糾纏,但無奈家人的骨髓配對都不合適;若在當地等待配對移植,至少還要等2年的時間,因此醫師建議賀媽媽可以去自行尋找合適的捐贈者。

透過親戚的介紹,賀爸爸和賀媽媽得知台灣的林口長庚醫院做非親屬臍帶血移植已超過50例,且成功率高達九成,因此他們抱著一線希望把賀小弟的資料寄來林口長庚,在長庚國際醫療服務組與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積極地進行協助下,終於有了好消息─找到合適的臍帶血捐贈者。不過將近二百萬台幣的龐大醫療費用讓賀爸爸、賀媽媽陷入愁苦,此消息經由當地媒體披露後,各界愛心捐助紛至,籌募了一百五十多萬元。去年6月28日他們終於帶著賀小弟飛到台灣,並於7月17日在林口長庚接受臍帶血移植手術。

賀小弟的主治醫師林口長庚兒童血液腫瘤科江東和醫師表示,賀小弟接受臍帶血移植後至今,已經超過1年無需輸血,而且血紅素濃度可達11.5以上,血小板數目可達10萬以上。移植後第100天血液中DNA短縱列重複序列(STR),已鑑定100%的血球細胞源於臍帶血捐贈者,未來可確定永遠脫離輸血的陰影,以後只要定期複診即可。

江東和醫師指出,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隱性遺傳疾病,患者製造血紅素的基因有異常而生成異常血紅素,以致紅血球容易被破壞而引起貧血。因此重度海洋性貧血患者需不斷接受輸血,但是體內鐵質積聚過量會影響到心臟、胰臟和肝臟的健康,所以患者還得每天排鐵,身心承受極度的痛苦。

傳統上根治的辦法是接受骨髓移植,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找到配對完全相合的骨髓,因此非親屬臍帶血的移植更顯重要。因為臍帶血中的幹細胞在異體移植時,可容許小部份的人類組織抗原(HLA)差異,提高配對成功的機率。像賀小弟雖然與臍帶血捐贈者間的HLA配對並非完全相同(六個位點中有一個位點不符合),致術後出現排斥反應,不過目前症狀多已緩解,皮膚搔癢的現象只需服藥控制,就會慢慢消失。

去年底賀小弟手術成功返國後,再度引起馬來西亞媒體關注做後續報導,讓有相同際遇的家長喜出望外;目前有兩位馬籍媽媽先後帶著13歲兒子和10歲女兒來到台灣做臍帶血移植手術,他們在醫院彼此互相加油打氣,希望不久後自己的寶貝兒女也能重拾健康的人生。

長庚國際醫療服務組與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對於能協助賀小弟一家度過難關,讓賀小弟重拾健康,均感到相當欣慰。而且這例非親屬臍帶血移植的成功,也鼓勵了整個治療團隊的士氣,也希望能帶給所有等待幹細胞移植的病患和家屬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本文作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 江東和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